九江 贤古寺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
|
- 发布日期:2015-08-28 10:42
- 有效期至:长期有效
- 分类信息区域:江西
- 浏览次数:40231
|
详细说明
寺院简介
栖贤寺原为南齐咨议参军张希于永明七年(公元489年)所建,初名为宝庆寺,后因唐代李渤曾在此读书,便改名栖贤寺。寺院座落在庐山东南的栖贤谷中,背倚石人峰,五老、汉阳诸峰环峙左右,高山深谷,清幽险峻。栖贤谷为庐山最大的峡谷之一,谷中万木葱茏、溪涧争流。“瀑布山欲裂,云深树若封”。寺院虽几度兴废,但至抗战前,一直是栋宇栉比,殿堂宏丽,历史上僧徒多达数百人,此处为历代名人必游之地,苏轼、苏辙、王十朋等都为之作文题诗。清初巡抚宋荦游栖贤寺,留玉带镇寺,故寺前有楹联云:“前赐紫衣、后留玉带,遗泽千秋传不朽;面朝五老、背傍七竖、壮观万古并称雄”。寺内有橹断泉,寺后有飞锡泉,殿中有缅甸玉佛、玛瑙香炉、明代铜塔、玉色莹澈的舍利子和著名书法家米芾的诗碑……
寺院历史
康熙年间,年轻的金世扬游庐山,临走时许下诺言:他日得志,必修珍品酬答山神。30年后,金世扬由河南观察院升任苏州布政使(主管一省财政),闻浙江画家许从龙善画人物山水,于是以千金重酬,请许从龙画罗汉图。许从龙费时数年,画完罗汉图200幅,图中共有罗汉500。金世扬将这些图精心装裱,分装在八个大箱内,买舟送往庐山,一时成为轰动山内外的盛事。运送罗汉图的船停靠在南康府(星子县城)码头时,观者如堵,南康知府亲临码头迎送。200幅画每幅长7尺,宽4尺,画中罗汉大者3、4尺,小的也有1尺左右,每位罗汉神态各异,毛发纤细。可惜这些名画在清咸丰年间太平军焚毁寺庙时,被烧掉了78幅。1911年前后,有两位洋人藉甚到寺里游玩,趁好客的湖北籍和尚为他们烧水沏茶时,偷走了2幅。后又被一军阀盗购了1幅。所以至抗战前,这200幅罗汉图只剩下了119幅。
寺院景观
如今,这千余年的名刹古寺只剩下一间倾颓的偏殿和数间民房,但周围绿意萧森,山水依然。“随意朱花稀点点,荡眸黄稻熟迟迟。”山野风光,使人心动神移。
栖贤寺前百米左右,有一座潭叫玉渊。栖贤谷中汇聚的99道涧水奔流至此,被巨石截住。石形上部突出,下部收敛,急流从巨石悬空直下,形成如雪的瀑布。瀑水千百年的冲刷使下边玉渊越来越深,引来无数传说,甚至说它与湖南洞庭湖相通。人们传说有一木排在洞庭湖上航行,突遇风浪,木排散失沉没湖中,想不到那散失的木材竟一根根从玉渊潭里浮出来,所以当地农民称此潭为“出木潭”。
潭旁有南宋状元、力主抗金的著名诗人张孝祥所书的“玉渊”二字。1936年夏,冯玉祥将军来庐山,游栖贤寺,在玉渊附近的石坡上,刻下了漫坡的《墨子篇》。将军手书为隶体,笔力遒劲,每字一尺见方。
寺院文物
日寇侵华,栖贤古寺自然遭到厄运,殿堂僧舍被毁,佛像宝物被劫,米芾诗碑也被打碎。幸喜“五百罗汉图”被住持能印事先抽去画轴藏在神像后,当天夜里在游击队的帮助下,迅速将这些画运走。等到第二天得到密报的日军扑来时,栖贤寺已空无一人。除被汉奸县长罗福初献给日本人的7幅外,罗汉图还剩下112幅。建国初期这批珍贵古画被送至庐山博物馆收藏。
庐山博物馆有112幅题名为“五百罗汉图”的古画,被列为国家一级珍品。康有为当年一见,惊叹不已,称它为“庐阜镇山之宝”。这批古画原藏于山南的栖贤古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