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沉香  香文化  禅茶  佛像  古代  法器  佛教  佛珠  檀香  保养 

藏传佛教服饰文化

   日期:2014-12-16     浏览:254    
核心提示:藏传佛教自公元7世纪以来传人广大藏区以后,传播迅速,宗派林立,很快便拥有了众多的寺庙和信徒。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藏传佛教吸

藏传佛教自公元7世纪以来传人广大藏区以后,传播迅速,宗派林立,很快便拥有了众多的寺庙和信徒。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藏传佛教吸纳融会了包括藏族本教在内的多种文化因素,形成了具有雪域高原浓郁地方特色的多元文化性质。可以说,藏传佛教是“佛教意识形态和藏族历史文化长期融合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化意识形态”,集中体现了藏族人生哲学的基本观念,具有博大精深的佛学思想和严谨规正的佛门仪规。

服饰虽然是人类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又折射出人类精神文化的光芒。作为宗教传播者、弘扬者或基本职业者,僧人自身的装束,在藏传佛教中有着严格的规定,它不仅没有艺术化,甚至也没有贴近民众,而是以迥然有别的标志功能强化了宗教的神圣性和不可侵犯性,履行了严格的着衣程序,体现了明确的等级观念,是区别宗教与世俗的重要标志,也是宗教内部分类的基本标志之一。宗教服饰在发挥标志功能的时候,既强调了身体标志,又突出了教派标志,还遵循了佛门仪规,体现出综合的多功能特点。

藏传佛教中几个大的宗教教派有其各自独特的教义思想,其内容庞杂繁复、精神玄妙,常人一般难以领会,但其服饰标志功能的准确发挥却能使一般俗众观其衣饰便知是哪一派僧人了。比如著名的宁玛派,严格遵循藏传佛教前弘期所传之密宗,得“宁玛”之名,意为古、旧。该派僧人皆穿红色僧服、戴红色僧帽,以红色区别于它派,故俗称红教。萨迦派也是一个带有色彩名称的派别,“萨迦”藏语意为“白土”,因其传播者在后藏仲曲河谷有灰白色土质的地方建过“白宫”,其寺庙也被称作萨迦寺,因为寺庙围墙上绘着象征文殊、观音和金刚手的红、白、黑三色花纹,所以该派俗称花教。噶举派指传承持金刚佛亲口所授密咒教义的派别,该派僧人穿白色僧裙和上衣,俗称白教。格鲁派倡导僧人严守戒律故得此名,“格鲁”藏语意为“善律或善规”。该派僧人戴黄色僧帽,俗称黄帽派或黄教。上述各大派别以服饰色彩强调其标志功用,既遵循了宗教仪规,又完成了易被民众接受的宗教现实化需要,起到一举两得的效果。这是藏传佛教传播过程中的又一智慧举措。

在以色彩标志派别外,还要标志等级。当然等级标志作用的发挥还依赖服饰质地和款式。注重质地的选料和款式的考究。各级活佛拥有世袭沿用的佛装,也有元、明、清时期皇帝对高僧大德赐赠的顶戴和服饰,象征着尊贵、权力和地位,因此往往被视为至宝供奉。在布达拉宫、塔尔寺、拉卜楞寺等著名佛寺中都珍藏供奉着这类衣饰。各级活佛的日常服饰在色彩、款式、质地上也有区别,与普通僧人更有明显的区分标志。说明僧侣服饰不仅具有民众服饰所具有的御寒、护身、遮羞等实用功能,而且还要发挥其特殊的宗教功能。

据佛教戒律规定,僧服不准使用青、黄、赤、白、黑“五正色”,及绯、红、紫、绿、碧“五间色”。只许用青(铜青)、泥 (皂)、木兰(赤而带蓝)三种“坏色”不正色。佛经规定的“圆满服饰”应为“十三事”,即五佛冠、肩帔、飘带、腰带、裙子、头饰、耳环、项链、臂钏、璎珞、手镯、指环和镯子,前五件为绫罗衣,后七件为佩饰。藏传佛教在严格履行佛经仪规的同时,要求僧服穿着可考虑因时因地性,不佩戴任何饰物并符合戒律要求。结合青藏高原寒冷的气候条件和藏民族服饰习俗,以不伤奢侈、不损威仪为标准,进行了巧妙的增减,如适应气候炎热的印度河流域服饰习俗的绫罗衣被悄然减去,增加了衣饰选料中的羊皮成分。当然绫罗衣也没有从僧侣服饰中彻底消失,到目前有兴盛之势。受气候条件影响,在有些地方一些僧人也穿黄色绸缎缝制的系带上衣,显得休闲而又不失庄重,还有一种飘逸超脱之感。僧服也称法衣,穿着有讲究款式有特点,戒律严格的寺院要求僧人里里外外披挂三层衣衫。第一层为贴身内衣,上身为大襟短衣或坎肩,下身穿不系腰带的短裙;第二层上身穿大襟短衣,下穿肥而长的帔裙,要求长出脚面数尺折叠在腰间;第三层是缠裹在外面的“披单”即袈裟。这种简洁庄重的服饰规范显示了藏传佛教严格的戒律及其僧人简朴的生活状况。当然僧人服装因等级和职位的高低不同而有所差别,主要体现在衣料质量、颜色式样及僧帽上。活佛、高僧的坎肩上一般用黄色锦缎滚边,袈裟也选用黄色绸缎,还刺绣有各式吉祥图案,常见的图案有“福”、“寿”字以及龙等,镶饰金银丝线,有富丽堂皇、光彩夺目的美感,昭示了高僧大德的智慧和佛法的明丽。他们若离开寺院外出时,还可穿有袖子的斜领藏衣,主色系依然为黄色。活佛、僧官、富僧在自己的屋里还可披猞猁皮或狐狸皮的高贵斗篷。一些高级喇嘛还穿一种连衣裙式长背心,一般采用质地优良的毛氆氇制作,并镶有锦缎衣边,下摆处以呢料镶边。还有的以白色羊羔皮做里,暖和舒适。法帽也是不同级别、地位的象征。从僧帽可以直接区分出藏传佛教四大教派,如宁玛派僧帽以氆氇为基本面料,帽顶尖长,帽檐往上翻,前面开口,好像莲花的形状,故又称莲花帽。萨迦派僧人的帽子叫做“俄尔帽”,以红色氆氇为面料,帽顶呈弧形,帽檐两边左右相互对折至正中间呈人字形。噶举派僧人戴宽檐礼帽,深蓝色底上有红白相间的十字形或大字形条状图案。格鲁派僧人帽形似鸡冠,帽顶部有黄色穗须耸立,鸡冠状帽体以羊毛织物缝制,故称鸡冠帽。格鲁派高级活佛戴圆形尖顶的金黄色法帽,参加佛法盛会或弘法授道。据说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在西藏弘法时曾戴黄色尖形僧帽,表示与以往僧人的不同及坚守戒律的决心,至今,我们还能在佛教雕像中看到此类帽子。

在适应高原气候条件和服饰习俗的过程中,隆务河流域僧侣服饰和高原上其它寺院一样,增加了一些御寒性强、保暖性好的服饰,如斗篷、皮坎肩、皮筒裙、条绒或皮制靴子等,在强调遵循佛法仪规的同时,也强化了自我保护意识。在寒冷的冬天,僧人披上用氆氇、棉、麻、呢绒等保暖性强的面料制成的形似大氅的斗篷,显得威严庄重。

综观隆务河流域藏传佛教僧侣服饰,其造型、款式、风格,继承了雪域藏区僧侣服饰的总体风貌,强调了单纯朴素的着衣观念,体现了佛门内与世无争、淡泊明净的人生姿态。在遵循宗教服饰衣规的同时,又暗示出超脱无为的人生意趣。

 
 
更多>同类知识

推荐图文
推荐知识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佛教征婚 佛教交友 佛教求职 佛教招聘 寺院活动 素食活动 禅修活动 放生活动 赠送结缘 助印倡印 功德福田 寺院大全 素食餐厅 佛具店 招商加盟 佛教用品 佛教展会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佛教商务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京ICP备2024041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