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关部门获悉,借印度学者访华团到莫高窟访问的契机,敦煌研究院近日举办了“中印论坛:丝绸之路文化艺术”学术报告会,共同探讨丝绸之路佛教文化艺术,促进双方学者的合作交流,推动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也为即将举办的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预热。访华团由来自印度高校、国家博物馆、电视台以及艺术机构的25位学者组成。
学术报告会共分四场。印度尼赫鲁大学教授阿隆南作了题为《印度早期的佛教石窟艺术》的首场学术报告。阿隆南以印度著名阿旃陀石窟及其他石窟为例,围绕窟门门楣、壁画重绘、供养人、榜题、古代营造工匠的身份及传承、佛传故事以及印度佛教石窟壁画的现代保护设施等方面,介绍了与敦煌石窟同源的印度石窟佛教文化艺术的现状。德里大学东亚研究所教授阿尔帕纳.维尔玛作了题为《中国:繁荣的旅游业基地》的第二场学术报告。阿尔帕纳以大量数据为基础,从旅游业繁荣的基础条件、比较中国与印度旅游业、中国作为一个繁荣的旅游业国家有哪些启示等三个方面论述分析,并指出:中国作为一个庞大的旅游基地,既有巨大潜力,也急需改善影响旅游的诸多要素,中印双方应借“一带一路”发展契机,增强双方旅游业界的互动。德里大学英迪拉.甘地国家艺术中心的加尔吉.戈斯瓦米作了题为《印度飞天》的第三场学术报告。加尔吉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印度古代壁画中的乐器与舞蹈,她对中印共同的佛教艺术造型——飞天的本源及其变化作了详细分析。敦煌研究院敦煌学信息中心主任张元林作了题为《莫高窟第285窟西壁神衹图像》的第四场学术报告。张元林通过列举敦煌与埃及、印度、中亚、欧洲的考古出土实物,详尽论述了莫高窟第285窟西壁神衹图像上存在的有趣现象。
据介绍,源于印度的佛教经中亚、敦煌传到中原地区,敦煌研究院的学者长期以来都在关注和研究敦煌与印度佛教艺术的关系。
上一篇:“人间文化品读系列”读书会宜兴耘想空间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