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香道  佛珠  _佛教用品  菩提子佛珠  倡导科学放生护生  南京佛事展  苏州佛事展  佛教文化  佛教用品  红木家具 

人间佛教思想

   日期:2016-03-11     浏览:2436    
核心提示:人间佛教思想
                                                                                                                人间佛教思想
人间佛教或人生佛教这一名词,由近代太虚法师根据契理契机的佛法原则,以一种历史自觉的形式首先提出。中国佛教发展到明清时代,特别是近代,佛教自身所存在的诸多弊端,如背离时代的厌世性格、日益迷信化、僧尼素质普遍低劣等,充分暴露在世人面前。传统中国佛教,讲究看破红尘,遁入空门,山林清修,与社会分离,从整体上无法适应崇尚科学、理性和现实人生的时代要求,并开始受到社会知识阶层的普遍批判和社会政府的实践打击。为了佛教的生存和发展,为了充分彰显佛陀关怀众生的宗教本怀,倡导注重人生、注重今生、关怀人间现实的人间佛教理念,由太虚首先以时代自觉的形式加以提倡。由太虚法师所倡导的人间佛教运动,是基于中国佛教之弊病和时代之要求,是继惠能“六祖革命”以来,中国佛教史上又一次重大革新,它奠定了二十世纪和二十一世纪中国佛教的发展方向。慈航法师,印顺法师在续承太虚思想的基础上,对人间佛教理论作了全面、系统、深入的阐释,进一步推动和发展了太虚的人间佛教理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以佛光山、法鼓山、慈济功德会等为代表的台湾人间佛教的迅猛发展,是以太虚、慈航,印顺人间佛教理论为指导。实现传统佛教向现代佛教的转变,成为自太虚以来当代中国佛教发展的主流和共识。从相当意义上讲,以实现佛教人间化、人生化、现代化为主旨的人间佛教运动,集中体现了佛教自觉适应世俗社会、关怀今世今生的伦理精神。人间佛教关注的重点是“人生”和“人间”,当然“人死”和“天上”也要兼顾,只是比例少些。不像传统佛教主要关注的是“人死”和“天上”,这使得人间佛教的伦理关怀显得比传统佛教更加明显。伦理的要求是注重对人生、人间的关注和现实社会的关怀,现实社会是伦理得以生存和展开的基础。批评传统佛教之“死鬼化”、“天神化”,推动传统佛教向人间化和人生化的方向发展,正是人间佛教之伦理关怀得以展开的社会基础和逻辑前提。
    传统佛教在发展过程中,愈来愈远离人间、人生,成为一种“死鬼佛教”、“天神佛教”。太虚在反省和批评中国传统佛教之流弊时,说“向来的佛法,可以分为‘死的佛教’与‘鬼的佛教’。”中国传统佛教之最大弊病在于“重死”和“重鬼”,忽视了“重生”和“重人”,中国佛教,一般专重死与鬼,太虚大师特提示人生佛教以为对治。然佛法以人为本,也不应天化、神化。不是鬼教,不是天神教,非鬼化非神化的人间佛教,才能阐明佛法的真意义。” 一般人熟悉的四大名山中的四大菩萨,其中观世音、文殊、普贤示现在家相,只有地藏王菩萨现出家相。为什么这些菩萨大都现在家相?原因是过去的出家众,具声闻性格者多,出世的思想比较浓厚;而在家的佛教徒,比较乐观、积极、向上,更合乎大乘佛教的宗旨。因此大乘的佛教,更合乎佛陀的本怀。《增一阿含经·等见品》云“诸佛世尊,皆出人间,终不在天上成佛也。”《四十华严》卷十二云“一切贤圣道果,皆依于人而能修证。《维摩诘经》则说:“佛国、佛土在众生身上求,离开了众生,就没有佛;离开群众而求道,是没有道可求的。” 唐朝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在《坛经》里面也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 这表明,佛并不是什么天神、天使,他是人间的觉悟者,是在人间修行成佛的。只有生在人间,才能受持佛法,体悟真理而获得正觉的自在解脱,所以说“人身难得”。
    在释尊时代,依印度人和一般神教者的看法,天上是光明的、洁净的、喜乐的,而人间充满了黑暗、罪恶和痛苦。释尊创立佛教,提出“佛出人间”、“人身难得”的见地,旨在反对当时的有神教,把人们的眼光从“天上”拉到“人间”,强调理智的正觉,解脱的自由和人生的价值,是在现实的人间,而不在虚无缥渺的天上。这正突显了原始佛陀伦理关怀的起点依然是“人间”而不是“天上”。佛教惟有把眼光重点放在现实的人间社会,佛教的伦理意义才能得到真正的彰显。《阿含经是早期佛教的基本经典,其基本理论是四谛、八正道、五蕴、十二因缘、善恶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等,但明确包含“佛出人间”的思想。据印顺对《阿含经》的深刻研究,他从“诸佛世尊皆出人间”、释尊所言的“我今亦是人数”等经典论据出发,强调指出“体现真理而解脱成佛,不是什么神鬼或天使,是由人修行成就的。惟有生在人间,才能察受佛法,体悟真理而得正觉的自在,这是《阿含经》的深义。”太虚在《怎样来建设人间佛教》一文中指出,“人间佛教,是表明并非教人离开人类去做神做鬼。”他认为,理想的佛陀也只是“人”而不是“神”,“佛只是从实践生活里彻底悟透了‘宇宙真理’的一位圣哲”。显然,佛只是人间的“人”,而不是天间的“神”。太虚、慈航、印顺等人所提倡的人间佛教,是符合佛教经典的基本精神,体现了佛陀对人间社会的伦理关怀。
    净土宗思想也和人间佛教密切相关,从净土宗的整体思想看,往生西方净土,以菩提心为本,《无量寿经》说三辈往生者,皆发无上菩提之心。《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末,说人若发十种菩提大愿,临命终时不离此愿,“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净宗十祖彻悟禅师云:“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为念佛法门一大纲宗。” 十三祖印光大师强调:“念佛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以菩提心为根本。” 《观无量寿经》说: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佛告韦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种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净业三福中的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发菩提心,即指尽到各种做人的责任,完善人格,当然包括积极参加人间的建设,服务社会,利益众生。佛菩萨不是泥塑,不是只供养在佛堂,而是在人间活跃,有觉悟、有度众个性的大有情。我们人人都可以成为佛菩萨。人间佛教理念的提倡,推动了中国佛教由传统佛教向现代佛教的转换,使佛教在关怀众生、服务社会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并作出了重要贡献。实践证明,中国佛教界尤其是台湾佛教界,在推行人间佛教的过程中,在佛教的社会化、大众化、现代化方面,在慈善、救济、教育等社会伦理关怀方面,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赢得了更多的社会尊崇。台湾的佛光山、法鼓山、慈济功德会等超大型道场的迅速崛起,主要是因为星云、圣严、证严等领导者自觉落实了人间佛教的理念,发扬了大乘菩萨的慈悲精神。      
                                                                                                                           
                                                                     太虚法师人间佛教思想                                                
    太虚法师是近代佛教高僧(1890年一1947年)浙江海宁人,太虚法师是近代最早提出人间佛教思想的佛教改革家,太虚大师被称为马丁路德式的佛教改革家,其最为重要的佛教著述就是标志中国佛教从传统走向现代的理论代表作——《整理僧伽制度论》。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振兴佛教、建设新佛教文化的事业。就大乘佛教的观点讲,是要行菩萨道,做到自利利人,解除众生的苦难,使人获得安乐。太虚大师的一切行为都发自他对佛法的认识,他认为适应现代化的佛法,当以人类为中心,建立契合时机之佛学,普度一切有情,变过去神本鬼本之佛教为人本之佛教。现代佛教要解决现代社会人生问题;应摆脱注重个人解脱思想的佛教,适应现代社会的群体,太虚法师的一生行动皆以此为中心展开,积极从事佛教改革。太虚法师提出“人间佛教,走上社会”的思想观点,受到其他法师和一些青年僧人的支持。太虚法师曾经将庙里房子贴上了大礼堂、接待室、办公室、教室、食堂……等纸条,将大雄宝殿、禅堂、斋堂等佛教名词全改为现代社会名词。太虚法师提出了佛教宜三种革命说,力主除旧布新,其内容为:第一,组织革命,即制度革命。自佛教传入中国后,在内部建立宗派制度,成立子孙制,产生了很多不良后果。法师提出废除剃度制度和传法制度,主张创办佛教大学,从学僧中选拔品学兼优的人才,主持寺庙。第二,财产革命,即经济革命。提出废除财产寺庙所有制,主张寺庙财产为佛教公有,用来兴办教育,培育僧才和从事社会慈善事业。第三,教理革命,即思想革命。提出剔除佛教思想中之神教、鬼教、巫教等迷信成份,主张建立人生佛教,并作出“如果发愿成佛,先须立志做人”,太虚大师的三种革命之说,是中国佛教史上第一次提出的全面改革方案。       太虚法师发表的《整理僧伽制度论》,谈到中国佛教到了近代,依然承袭丛林古制。僧众热衷于赶经忏,超度亡灵,品质低劣,思想僵化。那些护法的居士们,除了造庙修塔,求感应,祈保佑之外,无任何作为。这样老态龙钟的佛教,不能立足于现代社会!法师痛感在现代社会下,若依然因循旧的佛制,佛法是不能得到广泛弘扬的。有鉴于此,他奔走呼号,提倡革新、主张政教分立,建立由僧伽统一的僧团,此文后被译成日文出版。太虚法师在《僧自治说》一文中说:“佛之因行以敬三宝报四恩为本,应随时代之不同而有差别。在自由的社会里,应从事农矿,农工、医药、教育、艺术为成佛之因行。在和平的全民主义下,则加为警察、律师、官吏、议员、商贾等。”他认为从事社会职业,利益人群,造福社会,才是成佛的因行。他发表的《僧制今论》,主张健全佛教组织,提高僧侣和信众的德学,积极从事社会文化事业、福利事业。太虚法师正是基于这种对佛法的正信,孜孜不倦,力倡佛教之改,其目的就是为了使佛教能适应现代社会,获得新的生命力。
                                                                   慈航法师人间佛教思想
    慈航法师是近代佛教高僧(1893年一1954年)福建建宁县人,17岁在福建大金湖剃度出家,后追随太虚大师,于中国各地巡回弘法,后访南洋,宣传抗日国策;晚年驻锡于台湾,创办“台湾佛学院”,开创台湾僧伽教育为中国佛教在台湾的开展打下基础,对台湾佛教有着很深远的影响。1949年,受诬告以“匪谍罪”被台湾有关方面逮捕入狱,后被释放。1954年在关房中示寂,寂后坐缸,面目如生,五年后开缸检视,面呈紫色,全身完好。慈航法师金身供奉于台湾弥勒内院,为中国十大肉身菩萨之一。慈航法师也是近代佛教改革家,当时汉传佛教虽然是大乘佛教,但是缺少大乘精神,多注重小乘个人解脱并且参杂迷信,从慈航法师著的《畸形的佛教》一文中我们也可以略窥一斑:
“我们中国的佛教,在我个人看起来,一向是寄存在三点上面:(1)佛教在山上。(2)佛教在丛林中。(3)佛教在关房里。这三点在差不多的人看了,一定认为很奇怪,为什么一个佛教,不在教育上生活上去求表现,而跑到什么山上、丛林、关房里去呢?”——是为脱离现实、远离生活之弊。“中国人对三宝的偏信”,“不知道三宝是如鼎三足,缺一不可的,竟有许多的人,只信仰三宝中的任何一宝”。——传统佛教中往往缺乏正信,参杂各种民间的迷信活动。 慈航法师提出“文化、教育、慈善”这三个佛教的救命元素以外,他还认为中国佛教要复兴必须要民间化、大众化、教会化、教育化、工作化、系统化、文艺化、慈善化、律仪化以及革命化。这些佛教改革理念的大部分后来都被台湾佛教界所实践,为台湾佛教的蓬勃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慈航法师认为未来佛教的发展,必须要朝着“文化、教育、慈善”这三个方向努力,如他曾说:“我平常有三个口号:就是‘文化,教育,慈善’。因为有文化,可以宣传佛教的教义;有教育,可以栽培弘法的人材;有慈善,可以得到社会上的同情;所以‘文化,教育,慈善’,是今后佛教的三个救命元素!”至于这三者的详细内容,慈航法师在他的文章里有进一步的说明:
(一)文化:慈航法师理想中的文化内容有四个部分:1、编一部藏经:以佛教八宗为标准,分为八类,将同一宗的经论注疏合为一类,全用新式标点符号以便于阅读。而且分别出版袖珍本和精装本两种,以便于携带和供养。2、编一部佛教百科全书:用科学的方法和通俗的文体,将各种佛经、佛论,撷其精华,举其大纲,以介绍中学以上程度之学者作参考用。3、编一部佛学白话丛书:把藏经里的一些材料,用小说、话剧、诗歌、传记、童话、寓言等体裁,编出有趣的小丛书,让每一个角落的人都能阅读。4、编一部佛学英文丛书,把佛学中的一些材料,译成英文去贡献世界。
(二)教育:慈航法师理想中的教育是:1、办一个佛教大学,分为五院:农学院、工学院、商学院、法学院、佛学院。除了佛学院是专门研究佛学外,其余四院的课程都和普通大学一样,但每周须上两小时的佛学常识,令学生对佛学有一基本的认识。2、办一个世界佛学院:最上面建造一座佛塔,中间建一个大礼堂,门口设立一座图书馆,两边则建筑各国的僧伽学舍。各国的僧伽可住各自的学舍,食宿、行持、上课皆可分开进行,遇有大集会、大演讲时,则可齐聚于大礼堂举行。
(三)慈善:慈航法师理想中的慈善为:l、办一个商场,由佛教徒集合资本,聘请的员工也都是佛教徒。2、办一个工厂,里面的工人和职员,也都是佛教徒。3、办一个医院,里面的医生、护士、职员等都是佛教徒。这样既能为失业的佛教徒提供工作机会,所得的盈余也能举办各种慈善事业。
慈航法师除了提出以上说明的佛教的三个救命元素以外,他对如何重建大陆佛教,也提出了他的一些看法,其内容如下
(一)佛教应当民间化:他主张在全国的省市县区及乡镇村里,皆设立佛教所,以宣扬佛教教义,来利益民众,也可使佛教深人民间。
(二)佛教应当大众化:他认为佛教应该要重视一般民间的教化,以佛教的三皈五戒十善四摄六度为统一的课本,在各地的佛教所,组织佛教信徒护法会,以协助僧伽对民众的弘化。
(三)佛教应当教会化:慈航法师认为中国佛教的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像一盘散沙,因为各个寺院各顾各的。所以,今后最好将全国佛教所有的寺院庵堂都统属于中国佛教会之下,由佛教会统一设立佛教教育机构、文化机构、慈善机构。各佛教机构,均以僧伽为领导,以在家信徒为职员,僧俗二众合作来办理佛教事业。
(四)佛教应当教育化:慈航法师认为佛教不只是宗教,也是一种教育。所以,今后对一般在家人说法,可以改为教育式的方式。除了宣传劝化一般人受三皈五戒,修十善四摄六度以外,对于一般求学的人,可以教授因明、唯识、三论及各个佛教国家的历史地理,并仿效学校式的招生报名收学费,再加上英文和国文。如此,不但可以吸引一些人来求学。也可以提高僧伽的素质和声望。
(五)佛教应当工作化:慈航法师认为今后每个僧伽都应该要有工作,其工作的内容有以下五种:1、办理各级佛教会的会务。2、于各处佛教所从事弘化的工作。3、在各处佛教学校当教职员。4、在佛教文化机关办理刊物编译等事务。5、于各个佛教慈善机构办事。
(六)佛教应当系统化:慈航法师认为中国佛教的寺院过于散漫,所以今后的中国佛教应以五项事业为标准:会务、教育、弘化、文化、慈善,组织一个上下一致的系统,这样不但有一个统一的系统可以节制,还可以避免彼此的排挤和资源的浪费。
(七)佛教应当文艺化:慈航法师认为今后僧伽的所到之处,小则设立佛教阅书室,大则设立佛教图书馆,任人阅读或借出,以推行佛化。
(八)佛教应当慈善化:慈航法师认为过去一般人会说佛教徒能说不能行,最重要的原因是,佛教徒很少办理社会慈善事业。所以,今后的佛教徒应该要多从事对国家、社会、人民有利益的事业。这样不但可以合乎佛教慈悲布施的教义,也能博得社会人士同情和赞赏。
(九)佛教应当律仪化:慈航法师认为佛教本来最重视律仪,但在今日的中国佛教却不重视。因此,今后应该严格的管制僧伽的出家,如他认为今后的出家者年龄应该要在五十岁以上,受过高等教育,而且最好是正信居士。
(十)佛教应当革命化:慈航法师认为要复兴和重建中国佛教,必须要改革中国佛教的旧制,如:私人滥收徒众、传戒受戒而不学戒、剃派争小庙、法派争方丈……等。这些中国佛教的弊病若是无法格除,则复兴中国佛教之路甚远矣。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佛教征婚 佛教交友 佛教求职 佛教招聘 寺院活动 素食活动 禅修活动 放生活动 赠送结缘 助印倡印 功德福田 寺院大全 素食餐厅 佛具店 招商加盟 佛教用品 佛教展会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佛教商务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京ICP备2024041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