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首先是一种信仰
“舍利”是印度梵文的音译,意思是“遗骨”。它可以是人体火化之后得到的结晶物,也可以是固化的骨头。舍利有多种,通常可以分为肉舍利、血舍利、发舍利与骨舍利几种,这是佛教徒视为最神圣的圣物之一。
中国社科院专家黄夏年解读舍利崇拜时说:“舍利首先是一种信仰。”“从宗教学的角度来看舍利崇拜,这无疑是一种信仰的反映。信仰的前提是要求有信,然后才是仰止。”黄夏年称,信仰是心理活动的反映,对舍利的研究与考证,就不能从真伪的角度来谈了。特别是佛舍利,我们只是从书本上和造像上看到了佛,每个人对佛的理解也不一样。古人曾说“又舍利色相随人随时,变化不测,历历见闻,不能尽述。”既然我们都是凡人和后人,没有见过佛,那么佛的舍利是不是真的,我想谁也不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作为佛教徒,只要相信佛教,就不会对舍利生起真伪的怀疑,因为这是信仰的需要。
高僧大德舍利美妙绝伦,叹为观止
舍利的缘起
2500年前释迦牟尼佛涅盘,弟子们在火化他的遗体时从灰烬中得到了一块头顶骨、两块肩胛骨、四颗牙齿、一节中指指骨舍利和84000颗珠状真身舍利子。佛祖的这些遗留物被信众视为圣物,争相供奉。佛教徒对于佛之舍利,存有难逢难遇之想,故愿意恭敬供养。且往往信仰舍利所在,即如法身所在。因此供养舍利,即如同礼拜佛成道的菩提树、金刚宝座、佛经行之足迹等事之意趣,欲结下值佛闻法之因缘而速成菩提。《金光明经》卷四《舍身品》云:“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大智度论》卷五十九谓:“供养佛舍利,乃至如芥子许,其福报无边。”于是,引发了一系列有关舍利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