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8日晚,鸡足山护法居士@兰若山居在其新浪微博上发布消息称:大理州委政府决定恢复和保护鸡足山住山静修传统,在州委统战部和州宗教局的指导下,鸡足山佛教协会制定了《鸡足山住山静修茅棚暂行规约》,呈报各级政府部门,住山僧有望得到安住。
如果此消息被证实,则事件终于呈现出一片开明的局面,鸡足山隐修茅棚事件,也将成为中国汉传佛教护法维权的又一里程碑。
事件回放:
春节前夕,大理州政府以“提升、规范鸡足山的旅游品质”之名,拆除鸡足山后山隐修者茅棚,逼使隐修僧在冰雪寒天中居无定所,不得不下山维权。
2月9日,农历正月初十,鸡足山所有寺庵集体闭门,对外称“七天专修”;与此同时,山上两条香会街的27家商户也闭门谢客,食宿均不对外营业。这直接导致上山的游客无处敬香、无处吃饭。“香火月”的异常状况很快通过网络扩散,引发外界关注。熟悉当地情况的人士点破了问题的症结,将矛头指向旅游公司对鸡足山的过度开发。“闭门谢客”风波虽然在有关部门协调下有所平息,但此行动可谓石破天惊、亘古未有。
事件分析:
鸡足山“寺院集体关山门”和“隐修僧茅棚遭强拆”事件,发生时地相近,背景相同,当事佛教僧俗二众昭示立场、护持佛法的应对姿态相似,可谓近年来汉传佛教护法维权的标志性事件。
事件的发生并非偶然,而是鸡足山当地长期以来以旅游开发之名,行挟佛敛财之实所引发的必然抵制与抗争。
鸡足山位于有妙香佛国之称的大理,是迦叶尊者守衣入定之地,自古以来是名扬四海的佛教圣山,有着千年的隐修传统和头陀家风。清初重修的《鸡足山志》曾记载:“鸡足山有三十六大寺,七十二庵,千余庵所静室,住山僧众达五千余人。”
19世纪末20世纪初,禅宗大德虚云长老三上鸡足山,以无畏之勇气、坚毅之担当开坛传戒,领众修行,整肃丛林,重振道风,是为中兴鸡山乃至云南佛教的功臣。此后鸡足山数十年一直延续着迦叶尊者古风与虚老中兴之精神,及至80年代宗教政策恢复后短短十多年间,鸡足山就恢复起了住山隐修的传统。
然而隐修茅棚遭到旅游开发的驱赶,从前山被强行迁至后山,此后又被各类开发商觊觎,屡次险遭“灭顶之灾”,但因僧俗全力护持得以保全。而前山被划入鸡足山景区的诸寺院也始终在旅游部门的制约下生存,不得应有之自主。
2013年,鸡足山茅棚之生存一度告急,后在多方关注下暂得平安。然而不出半年,大理州有关部门无视“保护”的承诺,出尔反尔强拆茅棚。于此同时,始于2010年的宾川县的鸡足山旅游项目进入狂飙突进阶段,通过旅游索道改造、森林防火通道、山门停车场及旅游服务设施综合配套、景区专线车营运等四个项目,加快了对鸡足山佛教资源的掠夺。此举直接引发了全山寺院的“闭门谢客”。
法师们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护法抗议,来自台湾的住山僧见宽法师说:“守土有责,修行在这里,也死在这里。”海峡两岸住山僧众的协同护法,展示出“你挟佛敛财,我闭门谢客”的佛门刚骨和化导世俗砥柱中流之风范。
事件影响:
鸡足山“寺院集体关山门”和“隐修僧茅棚遭强拆”事件引发了佛教界的广泛抗议与媒体的深度跟踪:香港《东方日报》刊发了《大理佛教圣地鸡足山隐修僧遭赶绝》、《北京青年报》刊发了《旅游开发应尊重住山隐修的历史传统》的文章;凤凰财经发表了《大理鸡足山“闭门谢客”风波调查:“5A”计划带来的忧虑》,凤凰网华人佛教相继发表了《云南鸡足山僧人隐修茅棚遭强拆千年古风将消失》、《鸡足山寺院关门抗议旅游开发走投无路只能闭门》、《佛教名山难容修行人鸡足山事件昭示佛门不可欺》、《鸡足山寺院集体关门又开门:到底发生了什么?》《鸡足山强拆启示录:寺院越开放越能守住“神圣空间”》等文章。
一时之间,媒体积极引导,网络自发参与,包括教界法师、居士、游客、学者、作家在内的各界人士踊跃护法,口诛笔伐,批评粗放摧残僧众茅棚隐修区及对佛教进行旅游开发的种种恶行,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响,成为2014年春天,佛教与社会各界联合积极护法的典范。
事件跟踪:
2014年3月18日晚,鸡足山护法居士@兰若山居在其新浪微博上发布了这样一则消息:
今天,听到最令我高兴的消息,是大理州委政府决定恢复和保护鸡足山住山静修传统,在州委统战部和州宗教局的指导下,鸡足山佛教协会制定了《鸡足山住山静修茅棚暂行规约》,呈报各级政府部门,住山僧有望得到安住。这是鸡足山历史上的重要篇章,感恩三宝加被,诸大德发心护持,感谢有见地的官宰。祝福。
春节前后,鸡足山上发生了挟佛敛财与反挟佛敛财的正面交锋。余温尚存之际,传来这样令人振奋的消息,一定是开春以来令所有护持鸡足山、护持佛法和关心佛教生存的教内外朋友深感欣慰的。
虽然此信息尚需更为确切的证实,但我们真诚希望鸡足山静修传统不要被中断,茅棚不要被强拆,山门不要被卖门票,道场不要被挟佛敛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