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邺城考古队队长朱岩石当天接受采访时说,现河北临漳县赵彭城内存有多个当时寺庙遗址,此次新发现寺院坐北朝南、平面近方形,由宽5米、深3米的壕沟围合而成。塔基位于佛寺中央偏南,平面近方形。佛寺东南角和西南角各有一处大型院落,院落平面均呈正方形,四面由长约110米的建筑围合而成,院落北部中央各有一座大型夯土基址。
邺城遗址位于河北省临漳县西南约20公里处,由南北毗连的邺北城和邺南城组成,是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朝古都。据史料记载,东魏、北齐时期,统治者尊崇佛教,邺城作为全国佛教中心,当时有寺院900所、僧尼8万余人,堪称佛都。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组成的邺城考古队,1983年开始持续在邺城遗址进行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
2002年,邺城考古队对位于邺南城的一处佛寺塔基遗迹进行了考古发掘,确定为赵彭城北朝佛寺塔基遗迹。随后在佛寺周边进行了持续近10年的考古工作,基本理清佛寺范围和平面布局。在2011至2012年度的考古工作中,邺城考古队对佛寺东南院大型建筑基址、南部通道遗址及轴线北部建筑基址分别进行了勘探发掘。
朱岩石表示,赵彭城新发现北齐佛寺为皇家寺院,是迄今发现的中国古代最高级别的佛寺遗址之一,其以塔为中心,呈现多院落式的建筑格局,为以往北朝佛寺遗址中所未见,丰富了对于北朝晚期寺院平面布局的认识。特别是中大型建筑条形夯土基础建筑技术值得关注,建筑遗址出土的砖瓦等建筑构件遗物制作精细规整,为其技术、文化传承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朱岩石认为,赵彭城北朝佛寺考古发现,证明了邺城作为六世纪中国北方佛教中心的地位,为研究中国古代历史上灭佛运动和佛像瘗埋制度等提供了重要线索。(记者:马继前 张雪恩 李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