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佛教  佛具  佛教用品  佛像  女佛友征婚  蜡烛  加盟  文化  _佛教用品  佛具用品 

乐山 凌云寺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 发布日期:2015-08-28 13:28
  • 有效期至:长期有效
  • 分类信息区域:四川
  • 浏览次数42367
详细说明


四川乐山凌云寺

  寺院简介
  凌云寺:凌云寺在凌云山上,九峰环抱,寺宇辉煌。因为是大佛所在,所以又称大佛寺。凌云寺创建于唐初,开元初年(约713年)开凿佛像,寺宇又有扩建。据《方舆胜览》记载:“会昌前,峰各有寺”。但到会昌四、五年间,由于唐武宗李炎下令灭佛,凌云山庙宇只有凌云寺得以保存。岑参《登嘉州凌云寺》一诗曾这样描写凌云寺:“寺出飞鸟外,青峰载朱楼。”不过,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凌云寺,早已不是唐代原貌。唐建凌云寺毁于元顺帝时战乱,明代进行了两次较大修复,明末又经兵祸,大部被毁。现存凌云寺是清康熙六年重新修建的,此后又经多次修葺,尤其是解放后不断维修,保存了现在的面貌。

  寺院历史
  凌云寺被凌云九峰环抱,寺宇辉煌。凌云寺旧名报恩寺,因寺前有大佛所在,所以又叫大佛寺。相传始建于唐天宝年间,早于大佛的开凿,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唐开元初年(公 凌云寺
  元713年)开凿佛像时,寺字又有扩建。据《方舆胜览》记载:“会昌前,峰各有寺”,可见会昌以前佞佛之风的盛行。但到会昌四、五年间,由于唐武宗李炎扬道抑佛,以僧尼耗蠢天下”为由,下令灭佛,凌云山寺庙仅凌云寺得以“工作精妙”而保存。
  唐代著名诗人、嘉州刺史岑参曾作诗赞叹:“寺出飞鸟外,青峰载朱楼。”“如知宇宙阔,下看三江流。天晴看峨眉,如在波上浮。”可见当年的巍峨宏大。凌云寺后废毁于元顺帝战乱,明代进行了两次较大修复,明末又经毁。现存凌云寺绝大部分是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重新修建的。以后又经多次修葺,尤其是解放后不断维修,保存了现在面貌。殿门两侧分列着4座记事石碑,记载了历代重修的经历。

  寺院格局
  凌云寺经观音径上行,可抵山门,过山门而进入围圃,即见“甘露门”。登石阶抵寺前的小广场,广场上有凉亭及宝炉。寺门上以石刻“凌云寺”三字,两边可见重修住持法师妙参老和尚的石刻门联“涌出西方千 凌云寺
  叶宝,远承南海一枝春”。内过寺门,迎面为韦驮像,再进为雄宝殿,宝殿高而雄伟,灯火璀璨,全身佛像光辉奇目,神态慈祥。宝殿两侧,有钟鼓高悬,据说此千斤大钟,响彻遐迩。寺的两侧面,分别为禅房、客房、齐堂、地藏殿、放生池等等。寺貌堂皇肃穆。现任住持慧皆法师,带领多位比丘尼修行于此。
  寺前的广埸低处,是一座莲池,小桥流水风景甚佳。据慧皆法师介绍,二、三十年前,寺前树木尚未高参,在寺门可远眺元朗屯门的山水,时人称“小西湖”。现今犹可于树从掩映中,见远处景色,大有置身于人间仟境的空录感觉。据寺门前所立的碑记以及《明史——何真传》等的记载:洪武廿九年(1396)年,邓洪义因其弟被妻舅家所累,要遣戍辽东,邓洪义冒弟名代其远戍。几年後在放还途中行乞至江南,被陈氏家族收容为家塾教师,并与其养女黄氏成婚。三年後邓洪义病逝,黄氏带领其子邓鋗护丧归锦田。原居於锦田的邓洪义三位儿子亦善待黄氏。翌年,邓鋗逝世,黄氏痛不欲生,为此,几兄弟在明宣德年间(1426-1435年)为庶母筑建凌云静室,并设洪义木主在室内,以使黄氏於静室中安渡晚年。
  凌云寺是由天王殿、大雄殿、藏经楼组成的三重四合院建筑,丹墙碧瓦,绿树掩映。天王殿前是参天古木楠树,殿外两侧分列着四座明清两代重修寺字的碑记。殿内正中塑像为弥勒坐像,皤腹欢颜,俗称“大肚罗汉”。两旁分列四大天王塑像,攒眉怒目,威武雄壮。天王殿后为韦驮殿,供奉木雕装金的护法神韦驮。穿过天王殿,为明代建筑大雄宝殿,是僧众举行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殿内正中端坐释迦牟尼三身像(今身、 应身、报身),造型优美,神态庄重。两旁分列十八罗汉,神形各异,栩栩如生。大雄宝殿背面是新塑的净瓶观音,两边分列文殊、普贤、地藏和大势至四菩萨像,是明代以前的作品。
  寺内最后一重殿是藏经楼,原为寺内收藏佛教经卷的地方,于1930年新建。从它的结构和外形可以看到近代建筑风格,在寺字中别具一格却另有一番情趣。楼下新辟“海师堂”,塑有大佛建造者海通法师、章仇兼琼、韦皋的全身像,以此寄托后人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是时适香港各地小型精舍、茅蓬等渐多,内地出家男女众到港参学或居留者不少,妙参法师住持的港岛中环士丹顿街延祥分院,经常客满。法师有感于香港未有十方从林之设,更默察港地女众信佛者比其它地方为多,于是发愿辨女众从林,化凌云寺为十方道埸。凌云寺重建落成,在妙参法师主持下,严守从林规制,不久更集众传戒,先后挂褡进林者不少,开香港传戒之先河。据资料载,凌云寺的丛林规制依镇江金山寺的律仪,除晨昏二课,并聚众于禅堂坐香谈禅,其余时间念佛静修,寺内经常开讲经教。至1932年,妙能法师的法徒智修、喜修两比丘尼更在寺旁另盖建筑物并成立戒堂,毅然接受宝华山的的戒法,建凌云寺为律寺,接着,更成立凌云佛学研究社,提倡佛学,兴育法才。如今年内的凌云寺,虽不再传戒及开讲经教,但仍偶有法会。寺中女众以清修为主。每逢假日,村族中人及信众都来拜佛上香,浏览此清幽胜境,足可涤洁心灵。

  寺院景观
  位于四川大渡河与岷江交会处。附近有凌云山胜境,该山位于岷江东岸,又称九顶山,与乐山城隔江相望。山有九峰,皆清秀绝伦,唐代以前,各峰上皆有寺院,今仅存唐开元年中所建之凌云寺(又称大佛寺)。开元年间,高僧海通见水道迂回多险滩,江水暴涨,危及乐山,乃建议将矗立于大渡河与岷江两河流交会处之悬崖峭壁,就整座山雕刻成一尊巨大佛像。自唐玄宗开元元年(713)至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历时九十年方得完成。依山面江,头在山顶,足在山麓,俯视江水滔滔。巨佛之膝部以下形成倒凹字形,河水冲入凹处,水势受挫,回流而出后,即可缓和水流,并可避免氾滥成灾;佛像亦可壮人胆气,象征慈航普渡之精神。由是,大佛乃依凌云山崖石开凿而成,故称为凌云大佛;因位乐山县境,又称乐山大佛。佛顶与山齐,足踏大江,高七十一公尺,肩宽二十八公尺,目长三点三公尺,耳中深如山洞,头顶之宽广,可筵开八桌,为世界最大之石刻佛像,赤脚上可围坐百余人,俗谓‘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其高大雄伟,可以想见。

  寺院主持
  第一代住持(1924-1930)纪修和尚
  第四代住持(1972-1983)慧命和尚
  第五代住持(1983-1990)圣一和尚
  第六代住持(1990-1995)初慧和尚
  第七代住持(现任)智慧和尚
联系方式
  • 联系人    未注册
  • 地区四川
同类分类信息
手机扫码 查看更多
热点推荐:

佛教征婚 佛教交友 佛教求职 佛教招聘 寺院活动 素食活动 禅修活动 放生活动 赠送结缘 助印倡印 功德福田 寺院大全 素食餐厅 佛具店 招商加盟 佛教用品 佛教展会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佛教商务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京ICP备2024041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