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佛教  佛具  佛教用品  佛像  女佛友征婚  蜡烛  加盟  文化  _佛教用品  佛具用品 

阜新 同济寺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 发布日期:2015-08-28 09:10
  • 有效期至:长期有效
  • 分类信息区域:辽宁
  • 浏览次数98427
详细说明


辽宁阜新同济寺全景
  地理位置
  同济寺,位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东南33公里的大巴镇境内南部,医巫闾山余脉的群山环抱中。景色得天独厚。据《阜新县志》和《满洲.锦州省概览》记载,该寺始建于清顺治初年,俗称“小喇嘛洞庙”。同济寺是模仿西藏布达拉宫建筑格局而建。峻宇雕墙,楼阁参差,工程洽大,规模宏伟,艺术高超,俨然一座长方形的壮丽“城池”。庙宇殿堂错落有致地分布在8000多平方米的“城池”中。同济寺是阜新地区清代早期寺庙建筑之一。当年香火甚盛,远近闻名。
  寺院简介
  寺院坐北朝南,几经扩建,整个寺院建筑依山顺势筑基,呈规整的长方形,东西长500米许,南北宽近180米,在9000平方米左右的四周延伸线上,以紧密相连的殿阁亭台和僧舍建筑,自然形成了一道不可逾越的寺院围墙。在寺院山门外之山坡间修有两座高约三四丈的白塔,显得格外高耸庄严,寺院则由东向西建筑在轴线上,井然有序的排列着山门、养心亭、天王殿、经阁、措钦大殿、客堂、斋房、僧舍等主体建筑,共150余楹。在寺院山门前还修有跳鬼场和牌楼。
  寺院历史
  同济寺始建建于清顺治初年,历经了300多年的沧桑岁月,据说第一世活佛来自西藏。由于没有文字记载,仅凭口传将情况以简介。该寺常住喇嘛200多名,到日伪时期,有喇嘛150名左右,至解放前仅剩30~40名,到农业合作化时只剩10余名。
  同济寺最后一世活佛吴叶喜,是内蒙古哲盟扎鲁特(鲁北)旗人,出生在蒙古族牧民家庭。他十一二岁就被该寺请来,做了佛爷喇嘛。他为人忠厚善良,勤奋好学,深得师徒们敬佩,也深受当地各族人民群众喜爱。他生活俭朴治庙有方,有严明的戒规,处处以身作则。因此同善寺得以兴旺发达。阜新市细河区积庆寺(俗称塔子沟庙)的现在的洛布桑活佛是他的上世亲弟弟,这一世的弟子,二人常有来往,关系格外密切,两寺也互相接济,往来频繁。建国初同善寺的吴叶喜活佛因高龄患病,医治无效,即病逝于吉庆寺。
  据史料记载和当年住寺喇嘛介绍,同济寺从清初至民国末,为最兴旺时期,有喇嘛二三百名,经书120多卷,经箱乐器近20套,各种佛像上千尊。房地产有:僧舍、斋堂、禅房、仓房等200多间,土地2200多亩,马车二辆,牛车三辆,羊200多只,并设有东、西两仓,用来积存粮物等。雇用长短工40~50人。每年收入粮谷六七百石(包括施舍部分),供全寺一年消费有余。
  同济寺每年举行盛大庙会一次,会期共两天,可以说热闹非凡。除本旗各族民众外,远至营口、盘山、黑山、北镇、锦州、义州、朝阳、彰武、法库乃至通辽、天山、鲁北、库仑等地,善男信女以及各界人士,不远千里前来拜佛、施舍、进香,与此同时商贾云集,形成集市,也有围观的卖艺的,真可说是车水马龙,人山人海,一连十余日方休。
  同济寺从民国后期到日伪期间,日趋衰落。入不抵出,庙宇倾颓,无力修葺,更谈不到扩建了。警察、汉奸经常来寺勒索,要这要那。吴活佛及大喇嘛们虽对他们进行说服,多次顶了回去,但也遭到很大损失和干扰,致使同善寺破落下来,寺院日趋破产,庙宇倾颓,有不少喇嘛投奔他乡或还俗,到解放前仅剩喇嘛30-40名。
  建国后,农业合作化时,国家在这里建起畜牧场、小学校、商店等。人民公社化时这里又成立了农业生产队,队部就设在寺院内,当年寺庙的一些古老建筑被拆除毁坏,或另作它用。
  1985年,笔者又亲到同济寺观光考察,整个寺院仅剩一座养心亭和一些零星喇嘛宅舍院落,林海古榆几乎全部砍光,庙宇建筑也几乎荡然无存,遍地皆是残砖、瓦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落实各项政策的同时,在市县民政部门的大力协助下,乡、村政府于此建起敬老院,有十来名老喇嘛在此安度晚年。
  寺院格局
  同济寺的牌楼(亦称朝门),高约二丈余,宽一丈五六,为木结构雕花建筑,下用条石嵌固着,颇为宏伟壮观。
  过牌楼踏甬道上(西)行,即是跳鬼场。四周砌筑石条,场面用青砖铺平,为一年一度的跳布扎(亦称跳鬼)仪式之用。
  进山门便来到养心亭,其样式美观大方,艺术精湛,给人一种舒适感觉。往前行院的正中坐落着气势宏伟的关帝殿,拾阶而上首先来到关帝殿的前廊殿,殿额上挂有横匾,书写着“万古英风,丹心千古”等字句。后殿正中间,供奉着关羽泥塑8尺高坐像。左是关平,右为周仓站塑像,身高均有丈许,手持兵刃,精神豪放,威风凛凛。
  步出关帝殿前行,即来到庑殿式主体建筑天王殿。殿的南北两面格局相同,中间为通道,前后均为砖石拱筑,“半月式”殿门,墙壁上还精雕着七珍、八宝图案和佛经典故。进入殿堂便一眼望见身材魁梧高大威武刚毅的彩塑四大天王立像,脚踩邪鬼,分列在大殿东西两侧。
  藏传佛教在藏区原本没有关公作为护法神,后章嘉国师将其认定为智慧护法,并有其广的仪轨修持方法,收录在土观洛桑曲吉尼玛著作中,名为:《三界伏魔大帝关云长之历史和祈供法 . 激励事业雨流之雷声》。此中讲,关公曾是密宗本尊马头明王之眷属红面狱主,又称大红司命主、姊妹护法(而大红司命主为班禅大师的特别护法,所以有传关公也是班禅大师护法)。而章嘉国师是漠南蒙古地区最大的转世活佛,所以他认定的关公护法神便成了蒙古族地区藏传佛教寺院的一大特色;而天王殿及其四大天王彩塑的风格则又显然看出汉传佛教对蒙古地区藏传佛教的影响。
  出天王殿继上(西)行,举目观望。一座重檐歇山式建筑——经阁(亦曰经堂)映人眼帘。这座建筑占地足有400多平方米。据当年主持喇嘛齐姓老人介绍,经阁经过儿次扩建和修葺,花费巨资,形成一座别具一格的阁楼,总高20米之多,上下分三层,为砖石混合建筑,坚固耐久,金碧辉煌。殿堂内主要供奉着佛祖释迦牟尼、宗喀巴大师等镀金坐像。左右也供有多尊金铜像,姿态各异,栩栩如生。东侧供奉着南海观音菩萨等像,色彩鲜艳,线条流畅,充分显示了雕绘艺术之高超。在一层堂中,设有两排供喇嘛诵经用的坐位。阁楼中、上两层里供奉着身材不等、姿态各异的近五六百尊镀金罗汉像。在经阁外面两侧建有相对应的两座斋房,进深五尺,为硬山式建筑。
  走出经阁,继续上(西)行,为措钦大殿,即正殿。按方形三层楼阁式筑成,总高20米余,采用石雕柱枋,依岩筑基,占地面积在500平方米左右,为单檐歇山式大殿,仿西藏布达拉宫样式,朱红殿门高阔而宽敞,大殿修饰得格外宏伟壮观,具有民族特色,别具一格。
  殿堂内由南至北摆着青铜香炉和各种各样的供器,其后由南至北供奉着三排佛像,前排供奉五六尊镀金铜质佛像,置柏木桌上,像高五尺,坐二尺,正中央是宗喀巴大师像。中间供奉的是铜质镀金身高五尺的佛立像(弥勒?)。后排供奉的是三尊泥质彩塑“三世佛”,西边为过去燃灯佛,东边为未来弥勒佛,中间为释迦牟尼佛。两边为弟子阿难和迦叶。殿堂雕梁画栋,彩绘飞天。四壁间彩绘有一幅幅线条细腻,色雕精艺、绚丽多姿的佛像图案,还绘画有全部《三国演义》和《鬼城》(丰都)等壁画。这些传说故事,形象生动通真。
  走出措钦大殿,寺院后有条东西向,约600米长的小街道,道两侧为喇嘛的住宅区,近200多间,有的三五间自成独门庭院,连成一片。
联系方式
  • 联系人    未注册
  • 地区辽宁
同类分类信息
手机扫码 查看更多
热点推荐:

佛教征婚 佛教交友 佛教求职 佛教招聘 寺院活动 素食活动 禅修活动 放生活动 赠送结缘 助印倡印 功德福田 寺院大全 素食餐厅 佛具店 招商加盟 佛教用品 佛教展会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佛教商务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京ICP备2024041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