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
QQ 115612428
清至民国间,国运颠沛、民多罹难。新文化运动与传统国学互为激荡,名僧横空出世者络绎不绝。然迫于时运,名僧翰墨传世者极少,此一大憾事也。
余自童真入道,数十年来,寄身心于山水之间,亦喜文墨,留意近世名僧文存,自是功课之一。显学存之于世,相杂具多。近世名帖法书散落之处常有意外惊喜,偶见大德遗墨,读书览阅,徐徐购置。着意藏存名僧文墨,积少成多,加之好友相助,善缘不断,林林总总,汇而取舍,竟有几百幅,观其文墨,如见先贤。
迎请地址:http://item.taobao.com/auction/item_detail.htm?item_num_id=5969674480
翰墨佛缘的作者有:
1.虚云(1840~1959)
世寿120岁,生前为中国佛协首任名誉会长。佛教禅宗大师。俗姓萧,祖湖南湘乡,生于福建泉州。法名古岩、演彻,字德清,别号幻游。于福建鼓山涌泉寺出家,后游历全国名山诸刹研习经教、参究禅宗,还曾至东南亚礼佛迹、讲经弘法。其一身而系禅门五宗法脉,重兴六大师祖道场,苦行百余年,为世人所重,堪称近代中国禅宗代表人物之一。善山水,有《虚云和尚画法集》,其书法风格多变,兼涉诸体。
2.敬安(1851~1913)
俗姓黄,字寄禅,号八指头陀,湖南湘潭人。年十七出家,遍参海内尊宿,后师事岳麓山寺笠云,嗣其法。1912年创中华佛教总会,公推为会长。后为保持寺产而入京请愿,未果,1913年1月8日卒于法源寺。其以诗名世,为近代著名爱国诗僧。著有诗集《嚼梅吟》及文集、语录,1984年辑为《八指头陀诗文集》出版。
3.冶开(1852~1922)
俗姓许,法名清镕,江苏扬州人。生于佛教家庭,年十二即奉亲命出家。历参诸刹,得法于常州天宁寺方丈,后至镇江金山寺、终南山喇嘛洞潜修多年,以禅功闻名。曾任常州天宁寺方丈、中华佛教总会会长。生平行持以禅为主,兼融华严教义,致力于佛教文化事业和社会福利事业。弟子辑其语录为《冶开镕禅师语录》行世。嗣法弟子有月霞、应慈、惟宽、明镜等。
4.谛闲(1858~1932)
近代名僧。俗姓宋,名古虚,号卓三,浙江黄岩(台州)人。年二十出家,为传持天台教观第四十三代祖。历任永嘉头陀寺、绍兴戒珠寺、上海龙华寺、宁波观宗寺等寺住持,讲经弘法四十余年。曾于南京开设江苏僧师范学堂,后于宁波观宗寺成立观宗学社(后改为弘法研究社),发行《弘法月刊》。门下弟子众多,著名的有宝静、倓虚、常惺、妙真等,在家弟子十余万人。著有《大乘止观述记》《金刚经新疏》《圆觉经讲义》等。门人辑有《谛闲大师全集》行世。
5.印光(1861~1940)
近代名僧。俗姓赵,字绍伊,陕西 阳(今合阳)人。法名圣量,又号常惭愧僧。初学儒辟佛,后皈依佛教。1886年至北京红螺山资福寺专修净土,1893年至普陀山钻研佛理,往来于苏、浙、沪等地讲经说法,弘扬净土。广收在家弟子约十万余,被尊为中国净土宗第十三祖。有《印光法师文钞》《净土决疑论》等行世。
6.宗仰(1865~1921)
近代爱国高僧。俗姓黄,江苏常熟人。法名印楞,别号楞伽小隐,自署乌目山僧。早年依三峰清凉寺药龛和尚出家,为隐儒嗣法弟子。通英、日、梵等文字,亦工诗文绘画。1902年,与章太炎、蔡元培等发起成立中国教育会和爱国学社,遂有“革命和尚”之雅号。1903年“苏报案”起,被清廷通缉,乃避居日本,得遇孙中山先生,结为知己。回上海后,依日本《弘教书院大藏经》校刊编印《频伽精舍大藏经》,数年始成。
7.观本(1868~1945)
俗名张寿波,法号明一,广东中山人。光绪年间举人,曾参加“公车上书”,支持维新。因变法失败、时局动乱,渐萌出世之志、学佛之心。年六十三,母亲去世,乃承愿正式出家。于鼓山依虚云和尚处受具足戒,曾为鼓山增补各祖师传记。师之一生,为澳门佛教事业作出了功德无量的贡献:在澳门创设家庭念佛道场、澳门佛声社和无量寿功德林,成为澳门功德林之始。后又在无量功德林基础上创建澳门佛学院。著有《香光阁集》二十卷。
8.转道(1872~1943)
俗姓黄,福建南安人。年十一为祈佑父病痊愈,发愿终生茹素,事亲至孝。年十九出家,后持钵行脚、参访各地。曾与虚云在扬州高旻寺同参,后与圆瑛、会泉同受教于天童寺通智法师,又随谛闲习天台教观。曾于新加坡创普陀寺、普觉寺等,发起组织佛教居士林、中华佛教会,对新马佛教有推展之功;又于国内重修泉州开元寺、漳州南山寺,兼办南山佛化学院。曾任新加坡中华佛教会会长,并代表新加坡出席世界佛教大会。晚年办华文佛教会,鼓励华侨研读华文、亲闻佛法。
9.应慈(1873~1965)
俗姓余,法名显亲,自号华严座主、拈花老人,生于江苏东台,祖籍安徽歙县。二十六岁出家,得法于冶开禅师,为临济宗第四十二世。后随月霞学华严宗义,专弘华严数十年。大师一生讲经传戒、培养学僧、主办“禅七”,不遗余力,是近代以来禅宗、华严宗并弘的重要人物之一。1965年圆寂于上海慈云寺,世寿九十三。历任上海佛教协会名誉会长、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等职,并兼任中国佛学院副院长。著述有《心经浅说》《正法眼藏》《八识规矩颂略解》等行世。
10.禅定(1874~?)
江苏苏北人,曾任浙江宁波观宗弘法寺方丈、天童寺住持。示寂于香港,具体时间不详。
11.倓虚(1875~1963)
俗名王福庭,法号隆衔,河北宁河(今属天津)人。随谛闲法师修习天台教法,得其传承,为天台宗第四十四世。其兴办佛教教育、建设道场,一生所兴建寺院及佛学院众多,造就无数僧才,最大贡献莫过于复兴北方佛教。著述甚多,有《金刚经讲义》《心经义疏》《大乘起信论讲义》《天台传佛心记释要》《影尘回忆录》等,后被弟子辑为《湛山大师法汇》行世。
.
12.圆瑛(1878~1953)
俗姓吴,福建古田人。别号韬光,又号一吼堂主人。十九岁出家,先后从冶开、寄禅等参禅,后从通智、谛闲、祖印、慧明学习教观,精研《楞严经》。著有《楞严经讲义》《大乘起信论讲义》《一吼堂文集》《一吼堂诗集》等,后合编为《圆瑛法汇》。
13.弘一(1880~1942)
俗姓李,名文涛,字息霜,别号叔同,浙江平湖人。出家后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年号晚晴老人。早年入上海南洋公学,后留学日本,在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曲方面造诣颇深。1918年于杭州虎跑寺出家,以戒行著称,立志复兴南山律宗,被尊为近代重兴南山律宗的第十一代祖师。有《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南山律在家备览要略》等佛学著述及《三宝歌》《清凉歌集》等传世。出家后时以书法弘法度人,留下了为数极多的墨宝。
14.现明(1880~1941)
俗姓王,法名现明,号永芝,湖南衡州(今湖南衡阳)人。其自幼聪慧淡泊,好读仙佛传记,超然有出世之志。年二十三投祁阳白云寺出家。曾任北京广济寺住持,为著名南山律宗高僧。1924年创设弘慈佛学院,为北京开办佛学院之始。抗日战争时期,师以拳拳救世利生之心,设临时救济会,成立难民收容所,组织救护班,分赴各地救济难民。其生平两次修造广济寺殿堂房屋数百间,九次传戒,受戒弟子数千人,佛学院毕业六班,受学者数百人,皈依信徒更不下数千。
15.来果(1881~1953)
俗姓刘,名永理,字福庭,出家后法名妙树,字来果,号净如,湖北黄冈人。1905年投南京宝华山出家,后在镇江金山寺参禅十年,旋又赴终南山结茅潜修。1928年得法于扬州高旻寺月朗法师,继任方丈。1950年移居上海建净七道场。生平弘扬禅宗,有《来果禅师语录》《开示录》等行世。
16.兴慈(1881~1950)
俗姓陈,浙江新昌人。法名悟云,别号观月、瞻风子。14岁从父出家,精研戒律、苦攻教义。27岁于天台山高寺开讲《金刚经》,震惊四座,之后讲经弘法遍于东南。1924年始建法藏讲寺,多年之后遂成沪地净土名刹。1939年创上海佛教同仁会,筹募赈款、救济难民,施粥长达五年之久。师一生教演天台、行修净土,弘法40余年,皈依弟子数十万。擅长书法。著有《二课合解》《金刚经易知疏》等。
17.曼殊(1884~1918)
俗名苏戬,学名元瑛,法名博经,法号曼殊。原籍广东香山,生于日本横滨。一生三度出家,为僧后不能忘情人世,与陈独秀、柳亚子、刘师培等交往甚密,与孙中山、戴传贤等革命党人相往还,时人称其“非僧非宿”、“亦僧亦俗”。其能诗善画,精通英、法、日、梵诸种文字,所译拜伦、雨果的诗文驰名文坛,其恋情小说更是开鸳鸯蝴蝶派先河。后人誉之“诗僧”、“情僧”、“革命僧”。民国七年(1918)示寂于上海,享年三十五岁。有《梵文典》八卷、《苏曼殊全集》等。近人编有《苏曼殊小说集》《苏曼殊诗笺注》《苏曼殊诗文选》《苏曼殊画集》等十余种。
18.守培(1884~1955)
俗姓陈,江苏泰县(今姜堰)人。法名印光,字守培,别号敏道。十岁随三乘和尚出家,后从金山寺青权法师参禅,1911年至镇江超岸寺,得圆觉老和尚传法授记,为临济正宗第四十四世。1925年开办玉山佛学社,为镇江有僧伽教育机构之始。其佛学造诣精湛,通诸子百家之说,于书画、金石亦有研究。著有《新八识规矩颂》《大乘起信论妙心疏》《金刚经研究》《唯识论新旧二译不同之意见》等。
19.能海(1886~1967)
俗姓龚,名学光,四川绵竹人。幼失父母,依姐为生。曾入私塾攻读,聪颖好学,饱读儒书。清末国家多事,遂立志从戎,曾任云南讲武堂教官、川军团长兼川北清乡司令等。有缘听得佛源法师讲经,又从北大教授张克诚听讲佛教哲学,从此一心归向佛法,于1924年出家。曾两次入藏求密法,回内地弘扬。曾任四川近慈寺、五台山吉祥寺住持,参与发起成立中国佛教协会,任副会长。一生大小乘兼学,显密教融通,以般若为宗,重在行持修证。译述及讲稿著作凡90余种,重要者有《律海十门》《定道资粮》《菩提道次第科颂讲义》《增一阿含学记》等。
20.仁山(1887~1951)
俗姓顾,别号天晴,江苏金坛人。十八岁投镇江金山观音阁西来老和尚出家。民国元年(1912)曾与太虚等共商成立佛教协进会,为中国佛教有社团之始。在镇江金山召开成立大会时,师登台演讲,提倡改革,因措辞激昂而开罪于保守派,引发冲突,此即“金山事件”。后佛教协进会并入中华佛教总会。其曾任中国佛教会常务委员,晚年退居金山观音阁。有《华严新疏》《法华析疑》《瑜伽师地论注释》《法海波澜》等书行世。
21.太虚(1889~1947)
俗名吕淦森,法名唯心,别号悲华。浙江崇德(今桐乡)人。近代佛教复兴运动的倡导者、著名佛教领袖,以倡导“人间佛教”思想而闻名,为爱国护教作出了重大贡献。所创《海潮音》月刊是中国持办时间最长、普及影响最广的佛教刊物。一生创办或主办的僧教育学院、佛教团体众多,有闽南佛学院、武昌佛学院、北京佛教研究院、中国佛教会、中国佛学会等。著述演说凡数百万言,重要者有《真现实论》《法相唯识学》《整理僧伽制度论》等。辑有《太虚大师全书》行世。
22.智光(1889~1963)
俗姓孙,江苏省泰县(今姜堰)人。早年法名弥性,号以心,中年改名文觉,号智光。十三岁依泰县宏开寺道如和尚出家,玉成老和尚为智光师祖。1915年就读于华严大学,亲近月霞法师,于《华严经》有较深研究,后亦专攻《华严》,是近代以来华严宗在海外弘扬的代表人物之一。曾创焦山佛学院,培养弘法僧才。智光法师每冬必打个人“静七”四十九日,数十年未曾间断。著有《华严大纲》《妇女学佛缘起》等,门人辑为《智光大师法汇》行世。
23.霭亭(1892~1947)
俗姓吴,江苏泰县人。十九岁依文心、智光两位和尚出家。在泰县僧立儒释初高小学校受新式教育,后入上海华严大学深造。民国十六年(1927)任夹山竹林寺住持,次年创办“竹山佛学院”,专弘华严、毗尼,禅教双修,培育僧才。民国二十一年(1932)受香港张莲觉居士之邀,到香港弘法,开办“东莲觉苑”,并于苑内办义学、设图书馆流通佛经,发行《人海灯》杂志。此后又在港澳兴办义学多处,开港澳佛教教育之风气。霭老生前曾东游日本,搜集华严注疏多种,披览数年,撰成《华严教义章集解》,另有《栖云文集》遗著行世。
24.持松法师(1894~1972)
现代高僧。俗姓张,法名密林。湖北荆门县(现荆门市)人,曾任常熟兴福寺住持。又为“华严座主”应慈法师之传人,故勤究华严大教,亦深得其真髓。后东渡日本,礼高野山五十世阿黎金山穆韶,习古真言宗,得五十一世阿黎位,上师赐灌顶,号入入金刚。他一生讲经、传法、授戒,尤其是传回千古绝学唐密后,更是应邀不断在全国各地举行灌顶法会,全国得其结缘灌顶者有数万名之众。
25.慈航法师(1895~1954)
俗姓艾,名继荣,字彦才,福建建宁人。1912年出家,1927年入读闽南佛学院。一生以太虚大师为榜样,促进佛教改革。长期在东南亚弘法,后去台湾创办“弥勒内院”,培养僧才无数。寂后肉身不坏,成为台湾第一尊肉身菩萨。有《慈航法师文集》传世。
26.超一(1895~?)
民国僧。俗姓李,四川铜梁人。早先就学于观宗学社和武昌佛学院,后随大勇大师入藏学密多年。东返后,应太虚大师之邀赴重庆筹办汉藏教理院,后至京、沪等地传授密法,并住持无锡圆通寺、觉圣寺。超一法师在藏文和藏密学修上都有精深的境界,曾受班禅大师亲授时轮金刚大灌顶法和单独秘授的大威德灌顶法,并多次在内地重大法会活动中担任班禅大师的翻译,为沟通汉藏、弘扬藏密作出了重大贡献。译有宗喀巴之《菩提道次第论颂掇》《菩提道次第论极略颂》等。
27.常惺(1896~1939)
俗姓朱,法名寂祥,后以嗣光孝寺法派,易名优祥,字常惺,自署雉水沙门,江苏如皋人。年十二,依福成寺自诚长老出家。二十岁,入上海华严大学,未久,往宝华山受具足戒。曾从月霞法师学华严,又随谛闲法师习天台。后矢志改革僧制,振兴僧伽教育,与太虚大师相呼应。民国十四年(1925),南普陀寺请师创办闽南佛学院,并受聘为该寺住持。其后又住持光孝寺、万寿寺等名刹。1939年示寂于上海。著有《佛法概论》《圆觉经讲义》《大乘起信论亲闻记》《因明入正理要解》等书。
28.宝静(1899~1940)
俗姓王,浙江上虞人,是中兴天台之祖谛闲老和尚传人。其天才俊秀、勤奋好学、辩才无碍,是难得的佛门法将,惜英年早逝。宝静法师生平著述甚富,主要著有《大乘起信论讲义》《佛遗教经讲义》《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义》《修习止观坐禅法讲述》等行世。师之书法浑厚沉郁,大有东坡之风。
29.大醒(1900~1952)
俗姓袁,法名机警,别号随缘,江苏东台人。早年毕业于东台师范学校,因读《憨山梦游集》而萌出世之念。1924年出家,入太虚创办的武昌佛学院深究佛学,得太虚器重而主持闽南佛学院,创立《现代僧伽》月刊(后改名《现代佛教》),主编《海潮音》杂志、《觉津》月刊等,弘扬人间佛教思想。一生发表佛学论文甚多,《海潮音》杂志社曾集其诗文数十万言,编为《大醒法师遗著》行世。
30.芝峰(1901~1964)
字象贤、无言,俗名石鸣珂,浙江温州人。青年出家,就读于汉口佛教会讲习所、武昌佛学院,专研唯识、天台、律学,诗文、辩才俱佳,与大醒、法舫、法尊共称太虚门下的“四大金刚”。1924年随侍太虚大师参加“第一届世界佛教联合会”,后曾与大醒主持厦门南普陀寺、闽南佛学院,长期编辑《海潮音》等。著译有《律学之精神》《律学大纲》《佛性研究》等。曾赴日本大谷大学留学,返国后归俗,以居士身份活跃于佛教界。
31.法舫(1904~1951)
俗姓王,河北井陉人。青年出家,1922年入武昌佛学院学习,后转入北京藏文学院。学成后任教于武昌佛学院、北京柏林教理院、重庆汉藏教理院,曾三度主编《海潮音》月刊,宣传革新佛教。曾助太虚办理世界佛学苑研究部,任过雪窦寺、大沩寺住持。著有《唯识史观及其哲学》《真理之光》《佛学对于人生之看法》等。所译南传《阿毗达摩摄义论》深受国外学界赞许。
32.心道(1905~1968)
俗姓李,湖北荆州松滋县人。法名源福,号心道。受虚云、太虚、兴慈等大师影响,禅净双修、显密并弘,大力弘扬人间佛教的思想。在高僧大德的鼓励下,遍访各地佛教丛林,广参博学,深入研究佛教大小乘经典,修净土,习禅机,学戒律,得法于天台、临济。后又赴青海学密。于西北弘法十余年间,感慨西北各地佛法久衰,宗门不振,乃创法幢正宗以救正之。
33.巨赞(1908~1984)
俗名潘楚桐,江苏江阴人。1931年出家,名传戒,字定慧,后改巨赞。1937年至1948年十余年间,讲经弘法于江、浙、粤、桂诸省,创办并主编佛教刊物《狮子吼》。抗战期间,响应周恩来“上马杀贼,下马学佛”的号召,组织动员佛道教徒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建国后历任全国政协委员、政协常务委员,《现代佛学》社主编,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副会长,中国佛学院副院长。广学佛教内外诸学,对唯识学有独到见解,亦精通中西哲学、中医气功等。主要著作有《灵隐小志》,重要佛学论文有《佛教的回顾与前瞻》《禅宗的思想与风范》等,为我国的佛学研究和佛教出版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34.雪烦(1909~1994)
俗姓孙,江苏泰县人。年十四出家,曾先后求学于镇江竹林寺佛学院和北京柏林寺的柏林教理院。1935年出任焦山佛学院教务主任。1940年至1946年担任焦山定慧寺方丈、焦山佛学院院长。其于抗战期间,保护了国宝《瘗鹤铭碑》。历任中国佛教协会理事、江苏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南京佛教协会会长等职。
.
35.竺摩(1913~2002)
现代名僧。俗姓陈,浙江乐清人。十二岁于雁荡山净宗寺出家,自号雁荡山僧。毕业于闽南、武昌佛学院,为太虚大师入室弟子。从岭南画家高剑父学画,又擅诗文,书法尤自成一格,被誉为诗、书、画三绝。主编过《觉音》《无尽灯》等佛刊。1953年移居马来西亚槟城,连任马来西亚佛教会会长十二年,并任马来西亚佛学院院长,被誉为“马来西亚北传佛教之父”。后赴美国夏威夷弘法,任檀香山中华佛教会导师、檀华寺住持等。曾多次在泰国、印度、澳大利亚教授佛学,举办书画展。著有《佛教与人生关系》《佛学问答》《石火诗集》《篆香室诗画集》等40余册。
36.融照(1916~1995)
俗姓殷,法名融照,号持航,甘肃安西人。师天资聪颖,博学广闻。文笔精湛之外,亦善书法。二十六岁时,依法幢初祖心道法师出家,得其法脉,为法幢正宗第二世。抗日战争期间,师以重病之身积极参加中国佛教会灾区救护团酒泉分团,四处募集物资。并在太虚大师的支持下,在《海潮音》《佛化新闻》《狮子吼月刊》等佛教报刊发出倡议,号召全国佛徒积极响应,发起并完成了“佛徒号”献机运动。曾任甘肃省酒泉市佛教协会会长、甘肃省佛教协会副会长。遗作有《心道法师传记》《解放前酒泉佛教的状况》等。
迎请地址:http://item.taobao.com/auction/item_detail.htm?item_num_id=5969674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