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这个单元是:智者布施的心态。
我们提到贫穷的人难道都不能布施吗?佛陀说:贫穷的人也有身体,如果有身体的话,看到别人在布施植福的时候,也可以很欢喜地去帮助他,而不会感到厌烦。佛陀说:这样也叫施主,也能够得福德,他得福德情况是如何呢?也就是说:因为贫穷者随着佐助布施这个善因缘势力的胜劣的关系,可能会成熟他的布施果报,有时他获得相等的果报;有时前往佐助者,他具备了殊胜的信心与至诚心,虽然没有拿钱出来,所获得的福也会很殊胜。因为这样的缘故,所以佛陀说当祂接受波斯匿王供养饮食的时候,也祝愿波斯匿王以及贫穷者去佐助波斯匿王完成这样的供养的这些人,都能够获得福德等无差别。虽然波斯匿王是拿出很多食物、拿出很多的饮食,布施很多;可是这些贫穷的人来佐助,他的心是一样的,以这种欢喜心来布施,来佐助这个布施的完成,所以福德等无差别。
这样的一个道理,佛陀又继续为我们开示说:为什么福德是相等的?【善男子!如人买香:涂香、末香、散香、烧香,如是四香,有人触者、买者、量者,等闻无异,而是诸香不失毫厘;修施之德亦复如是,若多若少、若麁若细,若随喜心、身往佐助,若遥见闻心生欢喜,其心等故,所得果报无有差别。】“《优婆塞戒经》卷四”这一段佛陀这样子告诉我们:就好像有人买香的时候,不管这个香是属于涂香、末香、散香,或者烧的香;这四种香,有人来触摸着、有人购买,或者有人在衡量着这个香的差异应该买哪一种香?这几个人在过程里面所闻到的香是一样的,接触者、买香的人、或是在衡量的人,他闻这四种香,每一种香闻到的都一样;不会因为是买的人闻的比较香,来衡量的人闻的不香,或者只是摸摸看的人,闻的也不香;闻到的香是一样的,一点都不会因为有人在旁边一直在打量着要不要买而失去它的香气。修布施的福德功德,也是这样的道理,不管所布施的福,这个规模是多、或者少、或者粗、或者细,假若说是贫穷的人以随喜心,然后前往去以自己的身体去帮助他完成这样的布施;或者说有人因为路途比较遥远不能前往佐助,听见了以后心里也非常欢喜,有这样一个布施来让众生得到利益;因为他们那分心,随喜那分发起想要利益众生的布施心是一样的、是相等的,所以所得的果报是没有差别。因此,佛陀举这个例子,也告诉一些没有财物的贫穷的人说:也应该要这样随喜来修布施。
在佛法中对于真正的贫穷的定义是什么?佛陀这样告诉我们:【善男子!若无财物,见他施已,心不喜信,疑于福田,是名贫穷。若多财宝自在无碍,有良福田,内无信心不能奉施,亦名贫穷。】“《优婆塞戒经》卷四”这一段经文中,佛陀告诉我们,如果有人他没有钱财,然后看见他人在广行布施,对于他人布施,心里面不会欢喜、不会信受,他不相信这样子布施真的有福吗?受布施者真的是福田吗?这样子的布施真的能得到善果吗?所以疑于福田,这样的情况之下没有善根,因为对于因果不信、对三宝不信,这就是真正的贫穷。或者说:有人很多财宝他自在运用,一点都不妨碍;可是遇到真正有德行的人、有真正能够实证解脱法的人在他的面前,是个功德田,可是他内心里面没有信心,他不相信真的有三界中的生死可以脱离,或者说,他对于在三界中生死轮回的苦,以及能够解脱于三界生死的功德,内心里面没有办法知道:前面是过失、后面真的是功德这一法,内心里面没有信心的话,不能来供养布施。佛陀说:这样也是贫穷。因为这两种人他都没有善根,没有善根就是因为他没有信;对三宝无信、对三世无信,那就是没有圣财。因为没有信,所以不能接续地去修学其他的圣财,所以七种圣财之首是以信为首。所以如果对三宝不能生起信心,对因果三世不能生起信心,他就对于植福布施之事,他就不会生起这种向往心。所以有智慧的人知道贫穷的真实义,能够如实地按照佛陀的教导来修行布施,最重要是要来去除贫穷的因,也就是悭与贪的烦恼。因为菩萨一世一世的行菩萨道,不能让自己堕在贫穷中受苦,不能堕在贫穷这个过失里面。因此,佛陀就教导菩萨不应该悭贪。
同时佛陀又继续教导菩萨,应该怎么样来看待布施这件事情。佛陀说:【是故智者随有多少任力施与,除布施已,无有能得人天之乐至无上乐。是故我于契经中说:“智者自观余一揣食,自食则生,施他则死,犹应施与”,况复多耶?善男子!智者当观财是无常,是无常故,于无量世失坏耗减,不得利益;虽是无常,而能施作无量利益,云何悭惜不布施也?】“《优婆塞戒经》卷四”在这一段,佛陀又苦口婆心地告诉菩萨,不应该悭惜的道理。就是有智慧的人应该随着自己在世间财物的多少,随力来修行布施。因为除了布施以外,没有办法能够得人天乐以及无上乐。这个部分尤其是菩萨应该要注意,菩萨所修学的解脱不同于二乘的解脱;菩萨的解脱是要入于三世,能够解脱于三界生死,同时要再入于三界中。二乘人的解脱是:他就要解脱于三界中的生死,不再入于三界中。所以菩萨的解脱,一定要通过布施来修除自己的贪悭的烦恼。
可是这一句经文的意思,并不是说:菩萨永远只要修布施就好。也就是这个地方的布施,其实是已经意味着菩萨一定要熏习大乘法,修行菩萨道成佛的这个道理。成佛的道理,就是因为众生皆有这个不生不灭的金刚心如来藏,以这样一个实相的道理来熏习,让自己能够建立正知正见,知道行菩萨道这条路,是应该要怎么样来累积自己的福德、累积自己的智慧。当要累积自己的福德的时候,不能只是累积世间的福德,一定要能够有出世间的福德;要有出世间的福德,就一定要有出世间的智慧,依止于出世间的智慧来行布施。所以菩萨除了布施以外,没有办法来得人天乐以及无上乐,是这个道理。因为就算是世俗人好了,想要得人天之乐,只是修持戒行——持戒,生到天界以后,这个福也是有差别的;如果没有布施,那生到天界去所受的福并不是平等,还是因为以他在人间所修的布施而受差别的福报。所以说以菩萨而言,要得人天之乐,除了布施以外没有第二条路;虽然菩萨布施不是为了想要求得人天之乐,可是这个理路上是告诉我们,要能够受得人天之乐,应该要布施。
至于无上乐这个部分就是:菩萨在修集福德的过程里面,最重要是让自己要能够在佛菩提道中能够生起般若智慧,因为除了般若智慧为依止以外,没有办法让自己成就佛道。要依止于般若智慧,一定要能够实证自己的这个自心如来——如来藏;要能够开悟,要能够找到自己的自心如来,一定要有福;要有这个福德,要调柔自心才有办法开悟;开悟以后才能依止般若智慧继续行菩萨道,然后一位一位这样子的往上修学,乃至最后成佛。这个就是所谓布施——除了布施以外,无有能得人天之乐以及无上乐的真正意思。
因此佛陀说:祂在经中常常这样讲,有智慧的人自己观察,除了自己只剩下一口可以吃的饭,自己吃生命可以存活,布施给他人可能就会死掉;可是当有人来乞求这一口饭的时候,还应该布施给他;何况自己有很多多余的财物呢?所以佛陀说:有智慧的人应当要观察,这些世间的财物都是无常的,都是无常,所以在无量世中会失坏、耗减;这样子这些财物都随着生死而失坏、耗减,那这样不管所累积多少的福,不管是无量无边的福,都会随着一世一世的生死,而失坏、而耗灭掉。佛陀告诉我们:这些财物如果只是放在生死中耗减掉,不能得到任何利益;因为只是在生死中受用,没有办法因为这些福而得解脱,而能够在依止于这样的福进一步成为基础,而得到佛菩提的智慧,也不能再利益别人得到佛菩提的智慧。所以世间的财物虽然是无常,但是却能够拿来布施,来作无量的利益,来利益众生的世间的生命,乃至利益众生的法身慧命。所以佛陀教导菩萨:为什么要悭惜而不能布施呢?这些道理菩萨都应该深深的去思惟。有智慧的人要经常观察,世间的财物它是无常的,因为是无常,随着每一世的生死中而失坏掉,不能得到利益、不能利益众生,而且不能利益众生的法身慧命。它虽然是无常,拿来布施来作无量的利益,能够让众生得到世间的利益,也能够让众生得到法身慧命上的利益。所以佛陀教导菩萨们:为什么还要悭惜而不来布施呢?
有智慧的人接受佛陀教导以后,同时也要知道为什么会有阿罗汉托空钵的情况出现?阿罗汉是众生的福田,但是自己有没有福?为什么会托空钵呢?佛陀这样子说:【智者复观世间若有持戒多闻,持戒多闻因缘力故,乃至获得阿罗汉果;虽得是果,不能遮断饥渴等苦。若阿罗汉难得房舍、衣服、饮食、卧具、病药,皆由先世不施因缘;破戒之人若乐行施,是人虽堕饿鬼、畜生,常得饱满无所乏少。】“《优婆塞戒经》卷四”在这段经文中,佛陀说:有智慧的人要经常观察,在世间如果有这种持戒多闻的法让大家学习,有的人因为来受持佛戒不犯戒行,乃至于乐于听闻佛法中的正解脱的法要;因为这个持戒多闻,这种因缘的势力让他能够随着所听闻的正知正见,也能够修学断我见、断我执,乃至最后获得四果的解脱果——阿罗汉果,解脱于三界的生死;这样得阿罗汉果的人,是不能遮止他免除于饥饿,或口渴这些苦的。因为这个阿罗汉,虽然他是证得解脱果了,可是他有时可能就是很难得到房舍来安单,很难得到衣服、饮食、卧具、病药;这种因缘都是因为这位这一世修得阿罗汉果的人,在过去世没有修布施的因缘;因为没有修布施,所以在这一世要得到的福就很缺乏;因此会有这种阿罗汉托空钵的情形出现,也不是没有原由的。虽然说阿罗汉已经是四事人天应供了,可是他自己过去世没有修布施,所以会有托空钵的情况。另外学佛戒,可是因为烦恼心重而破戒的人,他倘若是乐于行布施,可是因为他这个破戒的恶业,需要去受饿鬼道或畜生道的果报;虽然生到饿鬼道或畜生道,可是在人间的时候,因为乐于行布施,所以有福让他经常得到饱满,而不会经常缺乏饮食。
有智慧的人知道这些事情,不应该求人天五欲乐自在,应该求解脱。所以他知道这些道理,来自于的原由是什么,因为佛陀一直在教导着菩萨们。佛陀说:【善男子!除布施已,不得二果:一者自在、二者解脱。若持戒人虽得生天,不修施故,不得上食微妙璎珞。若人欲求世间之乐及无上乐,应当乐施。】“《优婆塞戒经》卷四”在这里佛陀继续讲,菩萨除了布施以外,没办法得到两种果报:一种是自在、一种是解脱。这里讲的自在,就是指菩萨经常会发大愿想要生到哪里去利益众生;当他想要生到哪个地方去,要受用多少财富,要怎么样来利益众生的时候,他要能够自在生到某个地方去,他想要度众的对象地方的方所。如果说他没有这样的福,他就没有办法有这样的愿,可以自在的生到何处去受用福报。所以要在世间中受用福报,而且要能够自己依照愿而去受生,一定要在无量劫中广行布施、修集福德。第二种解脱。这里讲的解脱,不是像二乘人纯粹是让自己消失在三界中,不在三界中有生死;这个解脱是说,在生死中能够解脱于贪瞋痴。也就是菩萨是世世常行菩萨道直到成佛,不入无余涅槃,所以一生一生地在世间行菩萨道,虽然在生死中,可是却不是因为贪瞋痴而有生死;而是因为想要求无上佛菩提道、想要利益众生,所以在三界中生死。在三界中生死,可是却不是因为贪瞋痴烦恼而有生死,这叫解脱。所以菩萨除了布施以外,不能得自在以及这种解脱。
倘若有持戒的人,在世间戒行清净,因为持戒清净可以生到欲界天;但是在世间的时候没有布施,没有行布施生到欲界天去,虽然说跟着天人一样,可是却不能得到上妙的饮食、微妙的璎珞;因为在欲界天里面,能够受用的饮食以及璎珞庄严,都是随着在人间所修的福而有差别。如果说有人想要求世间之乐,以及这种成就佛果的无上乐,应当要乐于布施。在这里还是要再一次地告诉大家,要求世间之乐,当然是跟持戒、布施有关;可是要受用福报,还是来自于布施。然后因为这个基础,能够发起大心想要去利益更多众生,所以要成就佛道;成就佛道更应该要求智慧,也就是要依止于智慧来行布施,才能够真正的成就佛道。
我们知道这个道理以后,就要知道,难道菩萨在世间行布施,应该要求世间乐吗?佛陀这样子告诉我们:【智者当观生死无边,受乐亦尔。是故应为断生死施,不求受乐。复作是观:虽复富有四天下地,受无量乐犹不知足,是故我应为无上乐而行布施,不为人天;何以故?无常故,有边故。】“《优婆塞戒经》卷四”这一段告诉菩萨们说:不应该求在生死中,来受用这些布施的福。布施的福在生死中受乐会用尽的,因为生死无边;生死无边,所以这个福不管是多么广大,一定会因为这个生死而用掉。因此应该要为断生死而布施,应该要在布施的境界中,来断除系缚在三界中生死的这些贪悭烦恼;不是要求世间的受乐。同时要来观察,纵然富有像转轮圣王能够拥有四天下,他能够受用胜妙的五欲乐,还是没有知足的时候。就像波斯匿王他当了转轮圣王,可是仍然对他的库藏的量还是不能满足;还是不断地要去堆积、累积,对于五欲乐还是一直追求,没有办法知道什么时候是满足的时候。因此有智慧的人,应该要为将来成就佛果而行布施,不是为了人天之乐。为了求证佛果而行布施,最重要是要累积这些福德资粮,将这些资粮当作智慧的基础,以这些基础来生起智慧,同时再运用智慧,来运用自己的资粮去利益众生。因为人天之乐它是无常的,而且是有边的,人天之乐它是有生死边的,会用尽的;所以有智慧的人,应该这样来看待,不求人天之乐。
前面已经了解了这些道理以后,我们接下来要来略说一下:“布施得福的因果原理是什么?”佛陀教导菩萨们:如何正确的观待布施、修治布施,藉由布施来修除贪悭的烦恼系缚,增长慈悲心、怜愍心。如何藉由布施来脱离贫穷困苦与三恶道的果报,乃至能够生起解脱的智慧,破除我见,能够实证般若。因为菩萨行菩萨道最重要就是要能够成就佛道,成就佛道所依止的就是般若智慧,要能够生起般若智慧,一定要有这些福德来累积;同时在布施的过程,累积福德的过程里面,要来降伏自己的心,让自己的贪悭心能够降伏、让自己这些放逸懈怠的心能够降伏、让自己的嫉妒心能够降伏、慢心能够降伏;这样子才能够有因缘接受善知识的教导实证般若,生起般若智慧以后,才能够知道真正的解脱是什么。这样子的话,才是菩萨在布施的过程里面,求佛道的过程里面应该有的心态。
今天我们先到这里,下一集再继续。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