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欢迎大家收看“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今天要和大家略谈的题目是:菩萨依坚固菩提正行摄持净戒。这个坚固菩提正行摄持净戒要怎么做呢?首先一个菩萨他会有一个心念,他始终不会轻言说:我不能得菩提果。因为一个菩萨要尊重自己的愿行,发菩提心修菩萨道,目的就是要成佛。受菩萨戒的时候,戒师会问我们有没有发菩提心,既然我们受了菩萨戒发了菩提心,就是要求成就无上佛果;所以受戒之后,绝对要尊重自己的愿行,不可以轻视自己曾经发过的誓愿。我们说不轻言自己不能得菩提果,这样的一个意思就是说:我们不要轻易地就说出“自己不能证果”这样的话。其实任何一句话,都是自己给自己加持,我们永远不要轻视自己,说:我不可能证得佛菩提的,我连开悟都不可能,更何况说有初地可入,这就别提了。
当我们遇到人,我们跟他说可以明心、可以见道,而且也跟他说三乘菩提的修学法则,很多人就会这样地轻视自己说:不可能的!我这一世只要能够念佛就好,我这一世只要不做坏事就好了。所以虽然他已经归依三宝了,甚至有些人他也受了菩萨戒,但是你跟他讲明心见道的道理,你跟他讲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的修证,他会产生怯懦的心。所以一个发了菩提愿的人,他如果真正能够重视自己的愿行,他会想:我以前是怎么样地发愿呢?我绝对不应该说出我不可能见道这样的话语来。也就是说,我们也听到有人说:这个明心,那是大根器的人才会悟的,我们是什么样的根器呀!所以像这样的人就是自轻。如果这样的人,我们可以说其实他已经违背了他的誓愿,这样的人,其实就已经是戒不清净了,因为他违背了他自己在三归依的时候就发的誓愿。所以不要以为我们随便说一句“我不可能证果”是没有事情的,是谦虚的话,其实这句话已经违戒了。
接下来,我们要跟大家说:如果一个人他不会看轻自己,那么他的戒行就能够清净。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他不会看轻自己,他知道自己能够有开悟、能够有得佛菩提果的这样的因缘,这不是妄想;于是他的身口意行,就会特别地小心谨慎。因为他知道明心是可证的、他知道佛菩提道是可成就的。但是他因为能够深信因果,所以他知道如果自己造下不好的身口意行,就会耽误到自己佛菩提道上的修证、耽误到自己三乘菩提的果证。也因此不轻自己的人,他也不会犯戒,因为他会非常谨慎自己的身口意行。
还有就是怎么样让自己的戒行清净呢?除了不轻自己以外 ,另外就是趣向佛菩提的心是非常坚固的。有一些人他虽然觉得自己戒行能够清净,自己能够不犯身语意业;但是叫他非常的坚定趣向佛菩提道修学的时候,他就不一定会有这样积极的心,那么这样的人,他的佛菩提道的修证,也就不能快速的成就。其实修学佛菩提道的人是要有长远心,如果没有长远心,是很难亲证佛菩提的;如果求悟的心不坚固,其实这也是戒不清净 ,因为他先是轻视自己不可能证果。接下来,他对于佛菩提道的一个修证,他的信心又不能坚固,那么这样子,他也是违背了自己的誓言。所以一个人,他这一生没有办法见道的时候,他应该要深深的去检讨:我为什么这一世不能见道?明明禅宗的每位祖师都有见道开示的语录,也明明这一世也有听到很多明心见性的人,他们所说的开示,乃至有各种的文章出来,有各种的书籍出来,那么我为什么不能积极地去寻找能够让我明心见性的这样的道场去依止去修学呢?能够这样子,他能够深深检讨自己不能悟道的原因,那么这个人他就是能够坚固佛菩提道的人。
能够坚固佛菩提道的人,他的心态就是正确的。也因为他坚固于佛菩提道,他就会积极地去寻访正法,积极地在佛法上面去追寻,那么这一个人,他也就能够戒行清净了。
一个戒行清净的人,他精进于佛菩提道上,他还有一个特色,就是他不会去跟人家比较。所谓不会跟人家比较的,就是当他看到别人已经破参了、别人已经开悟了,他心里所产生的就是随喜的心。因为看到别人破参、看到别人开悟,他就能够知道:原来开悟是真的,确实是可以破参的。这只有更加坚固,他在佛菩提道上面的信心,而不会因为看到别人开悟,而起妒忌心。
再来我们从比较长的时间来看,不能只看短的时间,因为一个人他这一世能够见道,他不一定只是这一世的因缘;一个人能够见道、他能够断我见、他能够证佛菩提道、他能够明心那一定是多世累劫的因缘。也因此我们不能只看这一世,他的学问不怎么高、他的职业不怎么高尚,为什么他可以明心?而我学问很高、我的职业也很高级,为什么我不能明心呢?其实这只是表相的一个福德的呈现。这一世这一个人,他看起来世间智慧非常好、世间的职业非常好,那只是他这一世福德的呈现;另外一个人,他可能在于世间福德上,过去世没有很大的用心,但是他在佛菩提道上有很大的用心。所以两个人在这一世呈现出来的表相,好像有一个很好,一个很不好的差异,但是这并不能够决定说他见道的因缘也是等比的。也因此,一个菩萨在看待众生的时候,他不会依着表相来看这个众生得度的因缘,而会依这一个人,他有没有菩萨性来看他得度的因缘。所以一个菩萨,他如果能够坚固自己的发心,他能够在佛菩提道上积极地用心,他自然会呈现出他的菩萨性来;所以这个菩萨性的呈现 ,其实不是用一生一世能够成就的,而是多世以来渐渐的累积而能够成就的。如果我们发现自己的菩萨性不是很够,我们前面所说的慈心、悲心的呈现不是很够的时候,我们自己就要去检视:我应该要怎么样来长养自己的慈心、怎么样来长养自己的悲心、怎么样来长养自己利乐有情的心,这样我的佛菩提道才能够成就。一个人能够用这样的心念来看事情的时候,他一定会在佛菩提道上面有积极向上的心,他的戒行当然也就能够清净了。
另外,一个人他能够坚固在佛菩提道的时候,他在造作一切事的时候,他的心不会有疲倦,他的心不会有后悔。在大乘佛法当中所说的大事,是什么样的事呢?在大乘佛法当中所说的大事,就是度化众生。在坚固佛菩提道的时候,度化众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菩萨凡是办理有益众生的佛化事业的时候,心里不能有倦怠感;尤其碰上一些持续性的佛事因缘的时候,应当要发心欢喜诚恳的来应对,不要后悔自己的发心,要拿出非做不可的决心、坚持到底。因为大乘佛菩提道,能够值遇的人、能够对它信受的人,毕竟是这个世界的少数。如果说一个大乘的菩萨,他的发心不能够坚持到底,那么会因为他的怯懦,又让跟他有缘的众生继续轮转于三途六道之中。
在佛菩提道当中,往往有些大事必须要我们去做,但是在做的时候,一定会有许多的话语出来,做的事情越少越小,当然话语就越少;但做的事情越大,话语当然也就越多。也因此一个菩萨他在发心为众生付出的时候,这些都是他自己心里面所要先盘算好、所要了知的,所必须要去接受的。
如果说心里先能够接受众生的心行,知道我们面对的众生,并不是每一个都能够对于五蕴十八界的虚幻有认知的,我们所面对的众生,不是能够积极于佛菩提道上的,他还有一段时间,我们面对的众生,很可能习气性障是还很重的。也就是能够接受众生目前的境界,那么他就不会对于菩提的大事,也就是这样的菩提志业去起退心,因为他能够接受现实;也就是接受现实,所以他的佛菩提道,这样的坚固心会能够不变。
在《维摩经》里面有讲:“深信坚固,犹若金刚。”也因此我们在佛菩提道这样的一个行进当中,我们发的这一个菩提愿,就是要能够“深信坚固,犹如金刚”,不要有所变异。一个菩萨就是这样的一个发心,他能够坚固佛菩提道的志业,所以虽然知道生死当中,有许多的过患,他照做大事,他还是不会舍弃这一切的作业。在生死轮回当中,这生生灭灭的事情,看在他的眼里只是幻起幻落,他不会在这幻起幻落当中,起诸多的烦恼。虽然自己会一期又一期的在这一个世间当中生生死死,但他也都知道,这只是五蕴在生死,他的第八识如来藏并没有生死;虽然会一世又一世,这一个五蕴会有承受着种种的生老病死苦的觉受,但是他知道这一个觉受都是一时因缘的假相。所以菩萨也因为能够坚固佛菩提心,所以他能够一世又一世的利乐众生而不会有退失心。
再来我们说一个菩萨,他在造作这些大事的时候,他心里没有疲倦,是什么样的一个情形呢?在《大般涅槃经》里面,有这样说:一个菩萨当他在看事情的时候,他在一世又一世的轮转生死的时候,他会看到现在的情形是什么样的情形、我的五蕴身是什么样的状况、我周遭的一切,我的财产、我的妻子 、我的家、我的这些财富是什么样的状况;当他这一世看到自己五蕴身的虚幻,又看到自己四周这一切法的虚幻的时候,那时候他会能够不乐于这样的虚幻的生活,他会想着要修出离行。这时候他会积极的来寻求佛菩提道的修学,这个部分也就是因为过去世有这样的坚固心。另外还有一个菩萨如果能够坚固佛菩提道的时候,他会知道,因为自己发愿要能够在佛菩提道上精进修持,自己发愿要能够利乐众生,所以他对于自己身口意的一个戒行,会更加的谨慎。
在《涅槃经》里面有讲,一个菩萨他在面对戒律的时候,他的戒慎恐惧,世尊用两个方法来形容:一个是如草系比丘,一个是如带持浮囊。什么叫作草系比丘呢?也就是说:一个菩萨他在坚持戒行的时候,曾经有过这样的事情,因为 世尊说:不可以随便去损伤青草、践踏青草。就有这么一件事情发生:有一群恶贼看到一群比丘,于是他就把这一群比丘抓起来,后来发现这些比丘,根本就没有什么钱财,于是就想要把他们杀了。这时候就有一个人说:你不用杀他们,你只要用草绑着他们,他们就会待在这里一直饿死,你根本不必浪费力气。那些恶贼说:怎么可能呢?于是这一个人因为他曾经了解佛门里面的戒律,他就说因为 世尊有制止他们,不可以伤青草。所以你只要用青草绑着他们,把他们放在青草堆里面,他们就不敢出来了,他们就不敢动了,接着他们就会饿死在里面了。结果这些恶贼听了就觉得很有趣,就真的这样做了。没有想到这群比丘,他们因为受持戒律不敢违犯,所以真的他们动都不敢动,就让那个草绑着自己的腿,就怕违反了 世尊的一个教示。当然后来有人去跟世尊讲,世尊对这个地方有另外一番的开示。但是这个地方我们可以看到,如果说一个发了菩萨愿的人,他对于微小戒,他也都会非常谨慎;这件事情应该怎么做,他会去思惟是否有违戒。
另外我们说带持浮囊,也是一样的道理。所谓的带持浮囊,就是说这一个人他受持了戒律,他对戒律就好像拿着一个浮囊要渡大海。因为以前要渡海的时候,很可能就是用羊皮吹了气,或者是能够充气的东西吹了气,然后抱着这一个浮囊来渡大海。
那时候如果说有一个海中的罗刹就跟他讲:你不是发了菩萨愿吗?我好喜欢这个浮囊,你这个浮囊可不可以给我?
但是这一个菩萨他会说:不行!失去了这个浮囊,我就没有办法渡这一个大海。这个浮囊就比喻是戒律。那么这一个罗刹就又会说:这样好了我不要你整个浮囊,我只要里面的小小一块皮,可以吧?又不是整个!
但是这个人还是说:不行!一小块也不能给你。我如果给了你一小块,这个浮囊就没有气了,我就没有办法渡大海了。
这个罗刹又说:那这样好了,我也不要一小块皮,我只要用像头发那么细的一个孔,里面一点点的空气给我可以吗?
这一个受持菩萨戒的人,他会说:一点点都不行,因为我如果给了你,一点点里面的空气,这个浮囊就有气孔,它就没有办法带我渡过生死大海了。
也就是说一个人,他对于戒律的看法,是一点点疏漏都不会让它出现;一个人他如果能够对于戒行,如同草系比丘、如同带持浮囊般的谨慎,自然他的戒行就会清净。那么他为什么要如草系比丘、如带持浮囊般的谨慎戒行呢?那是因为他依着他的坚固佛菩提愿,他一定要能够成就他的佛菩提道,所以他能够对于戒行非常的谨慎。当然在菩萨的戒行当中有开、有遮,如果说今天为了利乐众生的时候,我们在这个地方能够斟酌情形,我们的起心动念并不是要犯戒,我们的起心动念是要救护众生的时候,那么菩萨就会去斟酌、以及衡量戒行的修持,这个地方是有所不同的。不过有关于菩萨戒的开遮这个部分,就像我们前面曾经跟大家讲的,我们应该要有次第的来修学。也就是说:当我们的信心还很怯懦的时候、当我们对于佛菩提道的修学还不是很清楚的时候,我们宁可严持戒行,我们不要轻易的放舍。
在《瑜伽师地论》里面,或者是菩萨戒里面会有一些开遮。那是因为这一个人,他已经能够真正的断了我见,他也能够对于菩萨道应该怎么做,他有了非常正确的认知,所以他不会依于我,或我所来犯净戒。但是如果一般的人,对于佛菩提道还没有办法深确的认知,一切的起心动念,都还是在我与我所当中,那么宁可严谨的持戒,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坚固自己的佛菩提道的志业,来坚固自己的信心。否则的话,一失人身万劫难复,这样子反而会害了自己。因此我们说一个菩萨,他能够坚固自己的佛菩提道,这样也是戒行清净的方法。
今天就为大家说到这里,祝福大家悲心起行,能够早日离苦得乐。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