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泰山的西麓,沿泰肥路西行至岱岳区道朗镇,往北约二公里处座落着千年古刹-白马禅寺。
据传,洛阳白马寺僧人路经此地,在此建寺叫白马寺,时建宋代,明代重修。另说,因寺后有三块石像,一匹白马卧着,故名白马寺。
当年的白马寺是泰山西麓有名的寺院,寺内僧人29人,扛活打工的20余人,做饭的5-8人,种地400多亩。寺院建筑大殿三间,供奉弥勒佛一尊,彩粱画栋,壁画色彩鲜艳,人物栩栩如生,香火不断,烟火缭绕,诵经声不绝于耳,东西厢房各三间,塑有十八罗汉,形态各异,活灵活现。一棵黄楝树有一搂多粗,是泰西保存下来的第一庙宇。此庙宇在抗日战争时,游击队常驻此地,打击日寇和伪军,为泰山抗日战争起了一定的作用。
解放后,寺内住有僧人。后因僧人年老去世或僧人返俗,僧人渐无。寺内在“文革期间”遭到破坏,所有供奉神像被拆除,一度成为“下乡知青”或农村干部的培训之地。只剩大殿及厢房,也因年久失修,透风漏雨,渐成废墟。为抢救寺内国家文物,经上级部门批准,有关单位已将废墟,推倒重建。具体请看白马寺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