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上午,2023黄梅禅文化论坛开幕仪式于中国禅宗发源地湖北黄梅举行。此次活动邀请了来自国内外的15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法师,纪念净慧长老示寂十周年,开展对黄梅禅文化的深度讨论。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教授湛如法师在开幕式上发表了《一盏明灯》讲话。以下为全文:
一盏明灯
《净慧长老全集-五叶堂序跋记集》读后
灵山法座俨然在,人间失怙已十年。十年前我有缘陪同传印长老到四祖寺送别净慧长老,不久前传印长老也离开了我们。此刻再次到黄梅礼祖,追思缅怀净慧长老,内心感触良多。
八十年代初期开始有缘有幸有福认识净慧长老,九十年代前后,净慧长老在《法音》发行一百期的时候,专门到闽南佛学院召开座谈会,听取读者与地方佛教寺院与佛学院的意见与建议,当时的场景与长老的开示记忆深刻。此后,1993年河北柏林禅寺首创生活禅夏令营,承蒙长老不弃,添列第一届夏令营讲师,现在每每想起来都惶恐不安,来自师长的厚爱与加持没齿难忘。
净慧长老一生八十载,一方面以禅者的身份恢复祖庭,另一方面又积极推动现代学术与佛教的融合,可谓内修己德,外安人天。长老曾重建赵县柏林禅寺、当阳玉泉寺、邢台开元寺、黄梅老祖寺等多处祖庭。1992年长老来柏林禅寺时,当时祖庭荒芜,已不复千年古寺景象,长老当时驻足良久,感叹万千,写有来参真际观音院,何幸国师塔尚存!寂寂禅风千载后,庭前柏子待何人?这一大家耳熟能详的诗句。
在恢复祖庭的同时,长老又以积极开放的态度加强与学术界的交流与互动,1993年柏林禅寺开设生活禅夏令营,并对前来参学的各高校师生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另一方面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武汉大学等设立奖学金,支持高校哲学宗教学系的师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和佛学的研究。
长老一生弘法,恩泽六道,功被含灵,做为禅门泰斗,深知禅法无法用语言文字表达,但语言文字却是接引众生的微妙法门。长老与文字的缘起很早,1981年《法音》创刊,长老就参预其中,后任主编直到2002年。可以说长老一生的大半时间都在与文字打交道,参与编著的书籍汗牛充栋。因此从长老一生编著的书籍中,可以管窥蠡测长老的禅法思想的大致脉络。在早期宗教政策恢复的最初阶段,佛教典籍、学术著作与参考书非常稀少,许多经典一书难求。长老注意到这一点,在复建柏林禅寺的同时,还成立河北禅学研究所,虚云印经功德藏,对佛教典籍进行整理印刷,为佛教界提供了《大正藏》《卐续藏经》等众多藏经。除了整理传统经典外,长老还注意对文献的编撰。2009年,长老主持主编了《历代禅林清规集成》(全8册),这一部书,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对历代禅林清规的结集,收录自宋迄今现存的禅林清规,此书的出版引起了业界广泛关注。2011年秋,长老又提议编辑出版正法眼系列丛书,该丛书以帮助信众树立正知正见,确立正信正行,深受大众喜爱。而长老本人的著述也是极多,如:《坛经一滴》《双峰禅话》《中国佛教与生活禅》《入禅之门》、《生活禅钥》《经窗禅韵》《做人的佛法》《禅在当下》《心经禅解》、《禅堂夜话》、《生活禅语》、《禅宗入门》等。
其中《净慧长老全集-五叶堂序跋记集》2019年由东方出版社出版,传印长老为全集题写书名并专门撰写了序言,对净慧长老弘扬生活禅、践行人间佛教思想、宏宗演教高度赞誉。本书包括序跋文章83篇,碑记文章22篇,时间最早从1962年的《虚云和尚法汇续编》后记开始,其他内容是1990年至2013先后撰写。根据《双峰讲记》序我们知道,五叶堂是长老在邢台玉泉寺的一间禅房。这些序跋字里行间当中,有的是长老对一些问题的深刻思考,有的是对相关经验的归纳总结,也是我们学习领会长老佛学思想的重要文献与参考。
上述的书籍仅仅是长老著述的一部分,这些书大部分与禅法相关,将长老一生的禅学理念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对今天的佛教思想建设、理论建设仍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禅法不是在禅堂中枯坐,而是在举手投足中,在饮水品茗中,在我们现实的生活中。特别是在《生活禅钥》的自序中,长老系统全面地回答了生活禅这一命题的意义。
长老的思想是对传统的临济禅、赵州禅的继承,又契理契机地提出了生活禅。长老指出禅的宗旨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生活禅是禅在人生日用中的落实与运用,其宗旨是觉悟人生、奉献人生,要领是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其着力点是在把握当下一念,觉悟在当下,奉献在当下,修在当下,证在当下,受用在当下,保任在当下。可以说生活禅的这些思想与思考是长老为中国佛教与现代社会如何适应探索出的一条新的路径与模式道路,在当时佛教界起到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曾几何时国内相关名山道场的夏令营的举办在很大程度上或多或少都与生活禅的模式有关。
同时,我们知道《生活禅钥》是结集了长老从1991年至2007年这十五年左右写的文章与讲话稿,记录了长老在期间探索佛法与禅在当代传播过程中如何面对时代、贴近生活的思想轨迹,书中收集的文章分为二十个小题目,长老着力最多、开示最多的主要是生活禅。
夏令营很多营员在若干年后,回忆起赵州的塔影婆娑,庭前柏树时,都能熟悉地背诵长老强调的要将信仰落实于生活、将修行落实于当下、将佛法融化于世间、将个人融化于大众,在僧人教育上,长老提出信戒学修、养成僧格,融入僧团的一整套僧才教育理念,并深刻指出了僧格养成的核心与关键,以三宝为正信的核心、以因果为正信的准绳、以般若为正信的眼目、以解脱为正信的归宿。长老提出的解脱观是对烦恼的超越、对世间的超越、对生死的超越,解脱并不是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而是就在这个地方解脱,当下解脱。因此解脱是超越、是净化。应该说净慧长老的这些主张,非常契合实际。同时在僧团建设中,长老提出道风传统化,管理律制化,弘法大众化,生活平民化的四化原则,和强化信仰意识,强化归属意识,强化神圣意识,强化责任意识的四种强化。这些理论,可谓高屋建瓴,直指要害,是现代中国佛教建设中的一盏指路明灯。
长老在随缘开示中的一些法语,同样让人常读常新,醍醐灌顶,其中信仰、因果、良心、道德的八个字,看似寻常简单,恰恰是做人做事的基本要求与标准,同时还特别指出,佛教对社会的作用就是做人良心的保证,强调了佛教的主体作用与使命责任。
转瞬十载,青山依旧在,师德树丰碑。每每忆及在长老身边受教的日子,温馨难忘。长老全集著作的字里行间是法财珍宝,长老开示的生活禅是一盏明灯。正如2007年10月12日长老在柏林禅寺退居寮写的序言所说:让禅成为人生的一种生活方式、生活态度、生活内涵,处处体会生活禅,时时拥有禅生活。
以上仅仅以拜读《净慧长老全集-五叶堂序跋记集》为线索,简要对长老生活禅的思想与佛教如何服务社会及僧团组织建设等三个面进行了总括性梳理,也是学习长老著作后的一点体会。
最后在追思缅怀长老的庄严时刻,不由得想起清代二十二史札记作者赵翼在刊刻汪文端师集当中的两句话先生在日曾青眼,弟子如今也白头,以此表达对净慧长老法乳之恩的感恩与感念。以宋代韩维的灵骨不随烟共尽,真心常与月孤明。世人欲识涅槃路,问取师今第几程?表达对在长老身边受教的崇敬与追忆。(文/湛如法师 图/慧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