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楼主 | 收藏 | 举报 2021-10-23 12:00   浏览:196   回复:0

忍辱和阻止他人恶行并不相违

若忍恶人之行,则五百菩萨俱丧身命,恶人者则堕地狱受无量苦,是故,仅断恶人之一命。可令五百菩萨得全身命,可令恶人免遭无量地狱苦楚,此为不忍之大利。 因慈恶人故,不忍恶人遭受无量地狱苦故,仅断恶人一命。此亦是慈悲。
===========
佛复告智胜菩萨:“善男子,乃往过去世遇燃灯佛,时有五百贾人,为求珍宝入于大海。善男子,时贾人中有一恶人,多怀奸伪,常行恶业,初无悔心,善知兵法,恒为寇贼,夺他财物以为产业。状如贾人共诸贾人同载一船,时彼恶人如是思惟:‘此诸贾人大得珍宝,我今当杀此诸贾人,取其珍宝还阎浮提。’如是思惟已欲杀诸人。善男子,尔时有人名曰大悲,于彼众中作大导师。时彼导师于夜梦中,见海鬼神来作是言:‘汝此众中有一恶人,如是相貌,恒为寇贼劫他财物。彼人今生如是恶心:“我当杀此五百人已,取其财物还阎浮提.”若此恶人得遂本心杀五百人者,作大恶逆业。何以故?此五百人,皆是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菩萨。若此恶人杀诸菩萨,以此业缘障碍罪故,一一菩萨从初发心,乃至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尔时恶人于其中间常在地狱。汝为导师可作方便,令彼恶人不堕地狱,彼五百菩萨亦复可得全其身命。’善男子,尔时大悲导师如是思惟:‘作何方便,令彼恶人不堕地狱,五百菩萨全其身命?’作如是思惟已,乃不向一人说是事也。尔时待风余有七日,当还阎浮提;七日过已,如是思惟:‘更无方便,唯有除此一恶人者,尔乃可令此五百人得全身命。’复作是念:‘若我向余人说,此五百人当生恶心;生恶心已杀此恶人,彼诸人等当堕恶道。’善男子,大悲导师如是思惟:‘我今当自杀之!我以杀此人故,虽百千劫堕恶道中受地狱苦,我能忍之。不令恶人害五百菩萨,作此恶缘受地狱苦。’善男子,尔时大悲导师生哀愍心作是方便:‘吾护五百人故害此恶人。’是时导师,即以[矛+赞]矛刺杀恶人,令诸贾人安隐得还至阎浮提。善男子,汝勿有疑,尔时导师,则我身是也;五百贾人,此贤劫中五百菩萨是也,当于此劫中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男子,我于尔时行方便大悲故,即得超越百千劫生死之难。时彼恶人命终之后,生善道天上。善男子,汝今当知,勿谓菩萨有如是障碍业报,而得超越百千劫生死之难,即时是菩萨方便力也。《大宝积经》





《优婆塞戒经》讲: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为于身命,若作市易、斗秤卖物,一说价已,不得前却,舍贱趣贵。斗秤量物,任前平用,如其不平,应语令平。若不如是,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问罪过》
王言。大师。世间颇更有诸众生聪明大智利根黠慧有罪过不。答言。大王。有此众生亦有罪过。王言。大师。如是众生今者谁是。答言。大王。此无畏王子。聪明大智利根黠慧。而有罪过。王言。大师。彼无畏王子罪过云何。答言。大王。此无畏王子慈心太过。大王当知。黠慧之人不应慈心太过。何以故。大王当知。若王王子慈心太过者。彼王王子国内多有群贼乱民。不可遮护。多有仇难。而说偈言

 若王及王子  慈悲心太过
 长贼多欺诳  民怖王命危
 王应思此过  筹量行慈悲
 念世间受苦  舍离太过心
复次,若人能知语言随生随灭,前后不俱,则无瞋恚。亦知诸法内无有主,谁骂谁瞋?若有人闻殊方异语,此言为好,彼以为恶,好恶无定,虽骂不瞋。若有人知语声无定,则无瞋喜。如亲爱骂之,虽骂不恨;非亲恶言,闻则生恚。如遭风雨,则入舍持盖;如地有刺,则著靴鞋;大寒燃火,热时求水;如是诸患,但求遮法而不瞋之。骂詈诸恶,亦复如是,但以慈悲息此诸恶,不生瞋心。《大智度论》


《瑜伽师地论》:

谓如菩萨见劫盗贼为贪财故。欲杀多生。或复欲害大德、声闻、独觉、菩萨。或复欲造多无间业。见是事已。发心思惟。我若断彼恶众生命。堕那落迦。如其不断。无间业成。当受大苦。我宁杀彼。堕那落迦。终不令其受无间苦。如是菩萨意乐思惟。于彼众生或以善心。或无记心。知此事已。为当来故。深生惭愧。以怜愍心而断彼命。由是因缘。于菩萨戒无所违犯生。多功德。

又如菩萨见有增上增上宰官。上品暴恶于诸有情。无有慈愍。专行逼恼。菩萨见已。起怜愍心。发生利益安乐意乐。随力所能。若废若黜增上等位。由是因缘。于菩萨戒无所违犯。生多功德。

又如菩萨见劫盗贼夺他财物。若僧伽物。窣堵波物。取多物已。执为己有。纵情受用。菩萨见已。起怜愍心。于彼有情。发生利益安乐意乐。随力所能。逼而夺取。勿令受用如是财故。当受长夜无义无利。由此因缘。所夺财宝。若僧伽物还复僧伽。窣堵波物还窣堵波。若有情物还复有情。又见众主。或园林主。取僧伽物。窣堵波物。言是己有。纵情受用。菩萨见已。思择彼恶。起怜愍心。勿令因此邪受用业。当受长夜无义无利。随力所能。废其所主。菩萨如是虽不与取。而无违犯。生多功德。



若有菩萨行世俗忍。不治恶人。令其长恶败坏正法。此菩萨即是恶魔非菩萨也。亦复不得名声闻也。何以故。
求世俗忍不能护法。外虽似忍纯行魔业。菩萨若修大慈大悲。具足忍辱建立大乘及护众生。不得专执世俗忍也。何以故。
若有菩萨将护恶人。不能治罚。令其长恶恼乱善人。败坏正法。此人实非外现诈似。常作是言。我行忍辱。其人命终与诸恶人俱堕地狱。是故不得名为忍辱。《法华经 安乐行义》



云何复名住忍辱地。菩萨忍辱能生一切佛道功德。譬如大地生长一切世间万物。忍辱亦复如是。
菩萨修行大忍辱法。或时修行慈悲软语。打骂不报。或复行恶口粗言。打拍众生。乃至尽命。此二种忍皆为护正法调众生故。非是初学之所能为。《法华经 安乐行义》




佛言:“迦葉,以能护持正法因缘故,得成就是金刚身。迦葉,我于往昔护法因缘,今得成就是金刚身常住不坏。善男子,护持正法者,不受五戒,不修威仪,应持刀剑、弓箭、鉾槊,守护持戒清净比丘.”《大般涅槃经》
热点推荐:

佛教征婚 佛教交友 佛教求职 佛教招聘 寺院活动 素食活动 禅修活动 放生活动 赠送结缘 助印倡印 功德福田 寺院大全 素食餐厅 佛具店 招商加盟 佛教用品 佛教展会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佛教商务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京ICP备2024041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