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楼主 | 收藏 | 举报 2021-10-18 09:08   浏览:293   回复:3

福报很重要

(想法虽对,若无福力,诸有所作。亦不得成。)此智慧若无福力。诸有所作。亦不得成。
===========================
尔时福力太子。熙怡瞻视具智慧者。而谓之言。如是如是。汝言真实。所有色相工巧精进。若无智慧。不能多获义利。故知智慧普能摄持诸如实果。仁者然。此智慧若无福力。诸有所作。亦不得成。是故实知。若人修福。多获义利。何以故。福是纯一果。福为光泽果。福为可意果。福是适悦果。如是福果。我不能尽说其功德。今为汝等。使开觉故。于福门中。说一少分。汝等善听。由有福故。能获色相。福具精进。福得吉祥。亦获大富福具智慧。福能歌咏正法功德。福具聪利。福游正道。福生上族。福得宿念。福具名称。福圆戒行。福能布施。福力常得诸根不坏。福常快乐有福常受智者所供。福完诸力。福常会遇善友知识。福力能作一切事业。谓若耕植田里。或复商贾求利少施其功大获积集。富盛自在。有福即能于思念间。虚空自然雨其衣服饮食珍宝。一切具足。随受快乐。福获可意妙好舍宅福于现世。及于他生。常得姝丽妻女眷属及财谷等。福者所行之地。自然无其荆棘沙砾。住立平稳。福者亦获广大身相。若有患人。福者手所触时。病随轻差。又复福者随触于人。即能出彼饮食衣服珍宝财谷。给用无尽。福者常得天龙夜叉罗刹鬼等随处卫护。其犹雨时护苗稼神。守护亦然。福者常得多人尊重爱乐。福有善誉。福为人赞。福常能具诸善法分。福者语言人所信顺。福者常得光泽可爱。福者常出微妙梵音。福者身胑自然柔软。福者常发妙善语言。福者常值良友智人不坏眷属。福者无病。福者为人所爱。福获财利。福者勇猛。又大福者。得为人王。无不具足。离诸疾病。福者常得富盛不坏。福者获得转轮伏藏。七宝具足。福者能于虚空中行。福者威光与日月等。福者得成月天。福者得成日天。福者得成梵王。福者得成帝释。福者能于天宫楼阁中行。如彼天子。福者有大力势。如阿修罗王。福者常生善趣。福者舍离恶趣。福者常获最极难得悦意妙华。福者所作成就。福者能为世间作诸照明。福者常得天人阿修罗等正信供养。
------《佛说福力太子因缘经》




虽同施功。由有福故大获积集。无福虽常多作无义利
================
由有福故。能获色相。福具精进。福得吉祥。亦获大富福具智慧。福能歌咏正法功德。福具聪利。福游正道。福生上族。福得宿念。福具名称。福圆戒行。福能布施。福力常得诸根不坏。福常快乐有福常受智者所供。福完诸力。福常会遇善友知识。福力能作一切事业。谓若耕植田里。或复商贾求利少施其功大获积集。富盛自在。有福即能于思念间。虚空自然雨其衣服饮食珍宝。一切具足。随受快乐。福获可意妙好舍宅福于现世。及于他生。常得姝丽妻女眷属及财谷等。福者所行之地。自然无其荆棘沙砾。住立平稳。福者亦获广大身相。若有患人。福者手所触时。病随轻差。又复福者随触于人。即能出彼饮食衣服珍宝财谷。给用无尽。福者常得天龙夜叉罗刹鬼等随处卫护。其犹雨时护苗稼神。守护亦然。福者常得多人尊重爱乐。福有善誉。福为人赞。福常能具诸善法分。福者语言人所信顺。福者常得光泽可爱。福者常出微妙梵音。福者身胑自然柔软。福者常发妙善语言。福者常值良友智人不坏眷属。福者无病。福者为人所爱。福获财利。福者勇猛。又大福者。得为人王。无不具足。离诸疾病。福者常得富盛不坏。福者获得转轮伏藏。七宝具足。福者能于虚空中行。福者威光与日月等。福者得成月天。福者得成日天。福者得成梵王。福者得成帝释。福者能于天宫楼阁中行。如彼天子。福者有大力势。如阿修罗王。福者常生善趣。福者舍离恶趣。福者常获最极难得悦意妙华。福者所作成就。福者能为世间作诸照明。福者常得天人阿修罗等正信供养。——《佛说福力太子因缘经》

▼▼▼
无福之者诸所为  虽复勤力不成就——《佛说福力太子因缘经》
▼▼▼
无福虽居平坦地  随处旋当荆棘生
设或植种及经商  虽常多作无义利——《佛说福力太子因缘经》




福力能作一切事业。福者所作成就。
=========================
由有福故。能获色相。福具精进。福得吉祥。亦获大富福具智慧。福能歌咏正法功德。福具聪利。福游正道。福生上族。福得宿念。福具名称。福圆戒行。福能布施。福力常得诸根不坏。福常快乐有福常受智者所供。福完诸力。福常会遇善友知识。福力能作一切事业。谓若耕植田里。或复商贾求利少施其功大获积集。富盛自在。有福即能于思念间。虚空自然雨其衣服饮食珍宝。一切具足。随受快乐。福获可意妙好舍宅福于现世。及于他生。常得姝丽妻女眷属及财谷等。福者所行之地。自然无其荆棘沙砾。住立平稳。福者亦获广大身相。若有患人。福者手所触时。病随轻差。又复福者随触于人。即能出彼饮食衣服珍宝财谷。给用无尽。福者常得天龙夜叉罗刹鬼等随处卫护。其犹雨时护苗稼神。守护亦然。福者常得多人尊重爱乐。福有善誉。福为人赞。福常能具诸善法分。福者语言人所信顺。福者常得光泽可爱。福者常出微妙梵音。福者身胑自然柔软。福者常发妙善语言。福者常值良友智人不坏眷属。福者无病。福者为人所爱。福获财利。福者勇猛。又大福者。得为人王。无不具足。离诸疾病。福者常得富盛不坏。福者获得转轮伏藏。七宝具足。福者能于虚空中行。福者威光与日月等。福者得成月天。福者得成日天。福者得成梵王。福者得成帝释。福者能于天宫楼阁中行。如彼天子。福者有大力势。如阿修罗王。福者常生善趣。福者舍离恶趣。福者常获最极难得悦意妙华。福者所作成就。福者能为世间作诸照明。福者常得天人阿修罗等正信供养。——《佛说福力太子因缘经》




(同等行为,因个体福德不同故,结果亦不同)同依法修行,若宿殖福德增胜。速获成就。若无宿殖福德鲜薄。久乃成就。

==========================

  又法诣住江河海岸。采以莲花一咒一掷江河水中满十万个。则得成向。何况倍加可不成就。若非是处作修法者。则不成办。如斯咒法薄鲜福人。使加印塔乃得成就。植福德人但所依教诵持供养。遂期成就。如是成者勤诵持咒以为根本。是故诸善男子。坚固精进身心清净求菩提者毕定成就。密迹主未曾见咒。虚辞说导我题是咒在经自成。要假精进为于菩提师僧父母及苦众生。勤功修习合掌顶礼。依法诵咒翦除垢障。乃得成就。如是顶礼为得成就广大功德。如是顶礼无量果报无量福聚。是故数数合掌顶礼。乃得口善身善意善成就功德。

劫初有情性质纯善福德高胜。随作随成。不等今我释迦牟尼如来。出浊恶世得解脱时。及弟子等证解脱时。是故智者相续除断猜疑网心。具足精进净修福事。则便成证。若有宿殖福德增胜。依法修行速获成就。若无宿殖福德鲜薄。依法修持久乃成就。

------《一字佛顶轮王经》节选






谓负债人贫无力势,虽负他一钱,亦为主所缚,谓负债人产业无量,极有势力,虽负他千万钱,亦不为主所缚。虽同负债,结果异别。
================================
“复次,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地狱之报。云何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地狱之报?谓有一人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寿命甚短,是谓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地狱之报。犹如有人负他五钱,为主所缚,乃至一钱亦为主所缚。云何有人负他五钱,为主所缚,乃至一钱亦为主所缚?谓负债人贫无力势,彼贫无力故,负他五钱,为主所缚,乃至一钱亦为主所缚,是谓有人负他五钱,为主所缚,乃至一钱亦为主所缚。如是,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地狱之报。云何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地狱之报?谓有一人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寿命甚短,是谓有一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地狱之报。
“复次,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现法之报。云何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现法之报?谓有一人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寿命极长,是谓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现法之报。犹如有人虽负百钱,不为主所缚,乃至千万亦不为主所缚。云何有人虽负百钱,不为主所缚,乃至千万亦不为主所缚?谓负债人产业无量,极有势力,彼以是故,虽负百钱,不为主所缚,乃至千万亦不为主所缚,是谓有人虽负百钱,不为主所缚,乃至千万亦不为主所缚。如是,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现法之报。云何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现法之报?谓有一人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寿命极长,是谓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现法之报;彼于现法设受善恶业报而轻微也.”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中阿含经》






同处宝藏之处,大福慧之人能随所欲自在而取,无智慧、无福德人,虽亦至于宝藏之处,不知不见,不得其益。
=====================
《华严经》:
譬如地中有诸宝藏,种种珍异悉皆充满,有一丈夫聪慧明达,善能分别一切伏藏,其人复有大福德力,能随所欲自在而取,奉养父母,赈恤亲属,老、病、穷乏靡不均赡;其无智慧、无福德人,虽亦至于宝藏之处,不知不见,不得其益。




同处于如来法教,久修善根,证无碍智。闻佛所言,即当信受。善根微薄,智慧鲜少,虽闻如来诚实之语,必怀疑惑。设使顶受,未免兴谤。
=========================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我已过去久修善根,证无碍智。闻佛所言,即当信受。小果声闻,天龙八部,及未来世诸众生等。虽闻如来诚实之语,必怀疑惑。设使顶受,未免兴谤。唯愿世尊,广说地藏菩萨摩诃萨,因地作何行,立何愿,而能成就不思议事。
------《地藏菩萨本愿经》



虽诸天共宝器食,而随其福德饭色有异。
============================
《维摩诘所说经》:
佛语舍利弗:“我佛国土常净若此,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众恶不净土耳!譬如诸天共宝器食,随其福德饭色有异。如是,舍利弗,若人心净,便见此土功德庄严。”

▼▼▼
诸比丘。修善生天。有如是法。若初生时。是诸天子及天女等。以自业因所熏习故。生三种念。一者自知从何处死。二者自知今此处生。三者知此生是何业果是何福报。以我彼处身命坏已。来生此间。又如是念。缘我有是三种业果三种业熟。得来生此。何者为三。所谓身善行口意善行。此等三业。果报熟故。身坏命终。来于此处。复作是念。愿我今于此处死已。当生人间。我于彼处。如是生已。还修身口及意善行。以身口意行善行故。身坏败已。还来此生。作是念已。即便思食。彼念食时。即于彼前。有众宝器。自然盛满。天须陀味。种种出生。若天子中。有胜上者。彼须陀味其色最白。若其天子。果报中者。彼须陀味其色即赤。若有天子。福德下者。彼须陀味其色现黑。时彼天子即以手取天须陀味。内于口中。彼须陀味。即入天口。即自渐渐融消变化。譬如酥及生酥掷置火中。即自融消。无有形影。如是如是。天须陀味。置于口中。自然消化。亦复如是。食须陀已。若其渴时。即于彼前。有天宝器。盛满天酒。福上中下。白赤黑色。略说如前。入口消化。融消亦尔。时彼天子。食饮讫已。而其身体。上下大小。如彼旧生诸天子天女等。 《起世经》





俱处危难,善藏者轻受,无善藏者重受。
============
沙发 | 回复 | 举报 2021-10-18 09:10  楼主
俱处危难,善藏者轻受,无善藏者重受。
===================
《大般涅槃经》:善男子,一切众生不定业多,决定业少。以是义故,有修习道;修习道故,决定重业可使轻受,不定之业非生报受。善男子,有二种人:一者、不定作定报,现报作生报,轻报作重报,应人中受在地狱受;二者、定作不定,应生受者回为现受,重报作轻,应地狱受人中轻受。如是二人,一愚二智,智者为轻,愚者令重。
善男子,譬如二人于王有罪,眷属多者其罪则轻,眷属少者应轻更重;愚智之人亦复如是,
智者善业多故重则轻受,愚者善业少故轻则重受。
善男子,譬如二人,一则肥壮,一则羸瘦,俱没深泥,肥壮能出,羸者则没。
善男子,譬如二人俱共服毒,一有咒力及阿伽陀,一者无有,有咒药者毒不能伤,其无咒药服时即死。
善男子,譬如二人俱多饮浆,一火力势盛,一则微弱,火势多者则能消化,火势弱者则为其患。
善男子,譬如二人为王所系,一有智慧,一则愚痴,其有智者则能得脱,愚痴之人无有脱期。
善男子,譬如二人俱涉险路,一则有目,一则盲瞽,有目之人直过无患,盲者坠落堕深坑险。
善男子,譬如二人俱共饮酒,一则多食,一则少食,其多食者饮则无患,其少食者饮则成患。
善男子,譬如二人俱敌怨阵,一则铠仗具足庄严,一则自身,其有仗者能破怨敌,其自身者不能自勉。
复有二人粪秽污衣,一觉寻浣,一觉不浣,其寻浣者衣则净洁,其不浣者垢秽日增。
复有二人俱共乘车,一有副轴,一无副轴,有副轴者随意而去,无副轴者则不移处。
复有二人俱行旷路,一有资粮,一则空往,有资粮者则得度险,其空往者则不能过。
复有二人为贼所劫,一有宝藏,一则无藏,有宝藏者心无忧戚,其无藏者心则愁恼。
愚智之人亦复如是,有善藏者重业轻受,无善藏者轻业重受。”



无福虽居平坦地,随处旋当荆棘生。福者所行之地。自然无其荆棘沙砾。住立平稳。

===================

无福之人凡所居  草木青润成枯瘁-----《福力太子因缘经》

无福虽居平坦地  随处旋当荆棘生-------《福力太子因缘经》

福者所行之地。自然无其荆棘沙砾。住立平稳。-------《福力太子因缘经》



以善根不同因缘故,虽在逝多林中,有不见如来诸大神变者,亦有见如来诸大神变者
=================================================
《华严经》:
如是等一切菩萨满逝多林,皆是如来威神之力。于时,上首诸大声闻──舍利弗、大目揵连、摩诃迦叶、离婆多、须菩提、阿(上少下免,音nou)楼驮、难陀、劫宾那、迦旃延、富楼那等诸大声闻,在逝多林皆悉不见如来神力、如来严好、如来境界、如来游戏、如来神变、如来尊胜、如来妙行、如来威德、如来住持、如来净刹,亦复不见不可思议菩萨境界、菩萨大会、菩萨普入、菩萨普至、菩萨普诣、菩萨神变、菩萨游戏、菩萨眷属、菩萨方所、菩萨庄严师子座、菩萨宫殿、菩萨住处、菩萨所入三昧自在、菩萨观察、菩萨频申、菩萨勇猛、菩萨供养、菩萨受记、菩萨成熟、菩萨勇健、菩萨法身清净、菩萨智身圆满、菩萨愿身示现、菩萨色身成就、菩萨诸相具足清净、菩萨常光众色庄严、菩萨放大光网、菩萨起变化云、菩萨身遍十方、菩萨诸行圆满。如是等事,一切声闻诸大弟子皆悉不见。何以故?以善根不同故,本不修习见佛自在善根故,本不赞说十方世界一切佛刹清净功德故,本不称叹诸佛世尊种种神变故,本不于生死流转之中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故,本不令他住菩提心故,本不能令如来种性不断绝故,本不摄受诸众生故,本不劝他修习菩萨波罗蜜故,本在生死流转之时不劝众生求于最胜大智眼故,本不修习生一切智诸善根故,本不成就如来出世诸善根故,本不得严净佛刹神通智故,本不得诸菩萨眼所知境故,本不求超出世间不共菩提诸善根故,本不发一切菩萨诸大愿故,本不从如来加被之所生故,本不知诸法如幻、菩萨如梦故,本不得诸大菩萨广大欢喜故。如是皆是普贤菩萨智眼境界,不与一切二乘所共。以是因缘,诸大声闻不能见、不能知、不能闻、不能入、不能得、不能念、不能观察、不能筹量、不能思惟、不能分别;是故,虽在逝多林中,不见如来诸大神变。


虽同在一处,各随其业所见不同。
===================
《华严经》:
譬如夜叉宫殿与人宫殿,同在一处而不相杂,各随其业所见不同。




虽处极恶苦之地,而菩萨以业报故,得一切法乐善取三昧。皆于种种诸苦而生乐想,乐受。不生苦受。而恶罪凡夫生极苦受,极苦想。
=====================================================================
大宝积经卷第六十八
高齐北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
遍净天授记品第二十一

尔时,十二那由他遍净诸天等,见诸阿修罗、伽楼罗乃至光音天等,供养如来,闻授记已,欣喜踊跃,皆得称心,自现威力,而白佛言:“世尊,有三昧名超过一切法。菩萨摩诃萨得是三昧已,于诸攀缘及一切事,皆生乐受,不生苦受。

假使于其地狱事中,受诸苦恼皆生乐想;
或复于其畜生道中,受畜生报亦生乐想;
或复饿鬼道中,受饥饿苦亦生乐想;
或复于彼阿修罗道中亦生乐想;
或复人中所受诸苦,亦起乐想不生苦想。

假使截手及以截足、割耳、劓鼻,或复鞭打杖刺入身,或复牢狱系闭,或复倒悬,或复裁割犹如衣帛,或复裹系及以束缚,或复切脍,或复锤捣犹如甘蔗,或复蹉蹋破如芦苇,或复火烧如稣油炷,或复燃身喻若明炬,或与师子虎狼为食,或复酽醋及以辛汁浇灌口鼻,或复蒸煮及以火炙,或与狂象践踏其身,或复挑目,或以鉾槊穿刺高举,假使瞋怒来截其首,如是一切悉生乐想。

何以故?由彼菩萨于其长夜修菩萨行时,发如是愿:
‘若有众生施我食者,愿彼一切得涅槃乐。
若有与我洗浴身体,礼拜奉迎,尊重供养,若有众生骂辱于我,复有人人赞叹于我,若有众生鞭打斫刺夺我身命,愿彼一切得涅槃乐,乃至觉悟无上菩提。
’彼菩萨成就如是心,具足如是业,亦复具足如是愿,于一切众生皆起乐想,常能修集无间不断,以是业报故,得一切法乐善取三昧。

彼菩萨得此三昧时,不为众魔之所动坏,亦不为魔事之所系缚。当知是菩萨得五种自在。何等为五?一者、寿命自在,二者、生自在,三者、业自在,四者、觉观自在,五者、众具果报自在。

彼菩萨摩诃萨,若欲过一生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以彼三昧力故即便能得;若不乐速证无上菩提,能住无量阿僧祇劫度脱众生。何以故?当知彼菩萨住于大乘,与诸菩萨常为导师,摄受一切诸余菩萨。是大菩萨厌离诸趣,为众生故,亦复生于一切趣中,究竟一切菩萨所学,为般若波罗蜜之所摄受,具足一切巧方便力,知诸魔业得法究竟。彼诸菩萨承佛威神,于一切法皆得尽知。”



因各各众生罪障不同故,虽同见佛,而见佛色身有种种差别
===============================
《佛说观佛三昧海经》:
若生垢恶不善心者。若有毁犯佛禁戒者。见像纯黑犹如炭人。
释子众中五百释子。见佛色身犹如炭人。
比丘众中有一千人。见佛色身如赤土人。
优婆塞众中有十六人。见佛色身如黑象脚。
优婆夷众中二十四人。见佛身色犹如聚墨。
如是四众各各异见。
比丘尼众中有比丘尼。见佛色身如白银色。
优婆夷众中有优婆夷。见佛色身如蓝染青色。

众形无定质。随罪福之所感也,虽同一雨,各随其罪福,而现种种不同,故虽处同境,各随其罪福,而现种种不同。
==================
《杂譬喻经》
龙升天喻

(一二)

有龙升天降于大雨。雨落天宫即成七宝。
雨落人中皆为润泽。落饿鬼身上变成大火举身烧然。
俱是一雨而所堕变异也。此二事明众形无定质。随罪福之所感也




同处于娑婆世界,诸佛住处实无秽土,众生薄福而见不净。
==============================
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三
法性品第五
尔时,众中有一天子,名曰光德,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头面作礼白佛言:“世尊,诸佛菩萨应游净土,娑婆世界是不清净,云何世尊出现此土?”
尔时,佛告光德天子:“诸佛如来所居之处无有秽土。”
于是,世尊即以神力现此三千大千世界,地平如掌琉璃所成,无诸山陵堆阜荆蕀,处处宝聚香华软草,流泉浴池八功德水,七宝阶砌树木华果,咸说菩萨不退法轮,无有凡夫唯见十方诸大菩萨,不闻余音唯闻般若波罗蜜声,处处莲华大如车轮,青红赤白一一华中,皆有菩萨结跏趺坐,即见如来于大众中,为诸菩萨说甚深法,无量百千释梵护世,前后围绕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希有,世尊!希有,世尊!所说无虚真实不二,如世尊说诸佛住处实无秽土,众生薄福而见不净。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得闻般若波罗蜜名字甚为希有,况复书写、受持读诵、为他演说!”




饿鬼傍生及诸天人等者。各随自业力故。同处一处,所见不同。
==========================
《摄大乘论释》卷4,无性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译:
“释曰。复为成立无有境义。故引余教及余道理。谓诸菩萨成四法等。相违识相智者。更相违反故名相违。相违者识名相违识。生此识因说名为相。了知此相唯内心变外义不成。故无有义说名为智。
如饿鬼傍生及诸天人等者。谓于饿鬼自业变异增上力故。所见江河皆悉充满脓血等处。
鱼等傍生即见舍宅游从道路。
天见种种宝庄严地。
人见是处有清冷水波浪湍洄。若入虚空无边处定。即于是处唯见虚空。一物实有为互相违。非一品类智生因性不应道理。云何于此一江河中。已有脓血屎尿充满。持刀杖人两岸防守。复有种种香洁舍宅。清净街衢众宝严地。清冷美水波浪湍洄。虚空定境。若许外物。都无实性。一切皆从内心变现。众事皆成。”
藤椅 | 回复 | 举报 2021-10-28 23:17  楼主
福德高胜促就付出所得回报增广,福厚程度与增广程度相应。
================
▼▼▼
由有福故。能获色相。福具精进。福得吉祥。亦获大富福具智慧。福能歌咏正法功德。福具聪利。福游正道。福生上族。福得宿念。福具名称。福圆戒行。福能布施。福力常得诸根不坏。福常快乐有福常受智者所供。福完诸力。福常会遇善友知识。福力能作一切事业。谓若耕植田里。或复商贾求利少施其功大获积集。富盛自在。有福即能于思念间。虚空自然雨其衣服饮食珍宝。一切具足。随受快乐。福获可意妙好舍宅福于现世。及于他生。常得姝丽妻女眷属及财谷等。福者所行之地。自然无其荆棘沙砾。住立平稳。福者亦获广大身相。若有患人。福者手所触时。病随轻差。又复福者随触于人。即能出彼饮食衣服珍宝财谷。给用无尽。福者常得天龙夜叉罗刹鬼等随处卫护。其犹雨时护苗稼神。守护亦然。福者常得多人尊重爱乐。福有善誉。福为人赞。福常能具诸善法分。福者语言人所信顺。福者常得光泽可爱。福者常出微妙梵音。福者身胑自然柔软。福者常发妙善语言。福者常值良友智人不坏眷属。福者无病。福者为人所爱。福获财利。福者勇猛。又大福者。得为人王。无不具足。离诸疾病。福者常得富盛不坏。福者获得转轮伏藏。七宝具足。福者能于虚空中行。福者威光与日月等。福者得成月天。福者得成日天。福者得成梵王。福者得成帝释。福者能于天宫楼阁中行。如彼天子。福者有大力势。如阿修罗王。福者常生善趣。福者舍离恶趣。福者常获最极难得悦意妙华。福者所作成就。福者能为世间作诸照明。福者常得天人阿修罗等正信供养。——《佛说福力太子因缘经》
▼▼▼
云何少施之物。若干天众及诸鬼神各得受用。谓由三种义之少供物一切受用。一由三密加持。谓运心法界实相妙供。二由大慈悲。三由彼诸天主福力多。如龙得少水以自福力遍洒诸国。咒于诸天所以满四天下人福。不及四王天一人福财。随持主志有增减。而诸天福多故。得乏少供遍与一切。譬如少火随薪有增减。少供亦尔。天福多故付彼成广。又纵虽色味下劣。由先三义皆成清净微妙醍醐。如耆婆悲一切即万物成药。尼健咒毒毒返成药。世间尚尔。况行者随顺佛教。起大慈悲作三密加持哉。又由天福而彼下劣供物。成清净微妙供如石磨男得石成王。作世女取沙为金。色夫人众不耽世财唯喜顺正。所以不轻少施而悦慈施也。
-----《供养十二大威德天报恩品》





同理,福德薄弱促就付出所得回报缩减,福弱程度与缩减程度相应。
====================
▼▼▼
无福之者诸所为  虽复勤力不成就——《佛说福力太子因缘经》
▼▼▼
无福虽居平坦地  随处旋当荆棘生
  设或植种及经商  虽常多作无义利——《佛说福力太子因缘经》

▼▼▼
增胜福德人  速疾得悉地
  多分无福人  迟晚乃得成--------《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

▼▼▼
又法诣住江河海岸。采以莲花一咒一掷江河水中满十万个。则得成向。何况倍加可不成就。若非是处作修法者。则不成办。如斯咒法薄鲜福人。使加印塔乃得成就。植福德人但所依教诵持供养。遂期成就。如是成者勤诵持咒以为根本。是故诸善男子。坚固精进身心清净求菩提者毕定成就。密迹主未曾见咒。虚辞说导我题是咒在经自成。要假精进为于菩提师僧父母及苦众生。勤功修习合掌顶礼。依法诵咒翦除垢障。乃得成就。如是顶礼为得成就广大功德。如是顶礼无量果报无量福聚。是故数数合掌顶礼。乃得口善身善意善成就功德。

劫初有情性质纯善福德高胜。随作随成。不等今我释迦牟尼如来。出浊恶世得解脱时。及弟子等证解脱时。是故智者相续除断猜疑网心。具足精进净修福事。则便成证。若有宿殖福德增胜。依法修行速获成就。若无宿殖福德鲜薄。依法修持久乃成就。

------《一字佛顶轮王经》节选
板凳 | 回复 | 举报 2021-10-29 08:07  楼主
无福之人凡所居  草木青润成枯瘁-----《福力太子因缘经》

无福虽居平坦地  随处旋当荆棘生-------《福力太子因缘经》

福者所行之地。自然无其荆棘沙砾。住立平稳。-------《福力太子因缘经》







众形无定质。随罪福之所感也,虽同一雨,各随其罪福,而现种种不同,故虽处同境,各随其罪福,而现种种不同。
==================
《杂譬喻经》
龙升天喻

(一二)

有龙升天降于大雨。雨落天宫即成七宝。
雨落人中皆为润泽。
落饿鬼身上变成大火举身烧然。
俱是一雨而所堕变异也。此二事明众形无定质。随罪福之所感也






同处于娑婆世界,诸佛住处实无秽土,众生薄福而见不净。
==============================
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三
法性品第五
尔时,众中有一天子,名曰光德,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头面作礼白佛言:“世尊,诸佛菩萨应游净土,娑婆世界是不清净,云何世尊出现此土?”
尔时,佛告光德天子:“诸佛如来所居之处无有秽土。”
于是,世尊即以神力现此三千大千世界,地平如掌琉璃所成,无诸山陵堆阜荆蕀,处处宝聚香华软草,流泉浴池八功德水,七宝阶砌树木华果,咸说菩萨不退法-纶,无有凡夫唯见十方诸大菩萨,不闻余音唯闻般若波罗蜜声,处处莲华大如车轮,青红赤白一一华中,皆有菩萨结跏趺坐,即见如来于大众中,为诸菩萨说甚深法,无量百千释梵护世,前后围绕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希有,世尊!希有,世尊!所说无虚真实不二,如世尊说诸佛住处实无秽土,众生薄福而见不净。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得闻般若波罗蜜名字甚为希有,况复书写、受持读诵、为他演说!”






饿鬼傍生及诸天人等者。各随自业力故。同处一处,所见不同。
==========================
《摄大乘论释》卷4,无性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译:
“释曰。复为成立无有境义。故引余教及余道理。谓诸菩萨成四法等。相违识相智者。更相违反故名相违。相违者识名相违识。生此识因说名为相。了知此相唯内心变外义不成。故无有义说名为智。
如饿鬼傍生及诸天人等者。谓于饿鬼自业变异增上力故。所见江河皆悉充满脓血等处。
鱼等傍生即见舍宅游从道路。
天见种种宝庄严地。
人见是处有清冷水波浪湍洄。若入虚空无边处定。即于是处唯见虚空。一物实有为互相违。非一品类智生因性不应道理。云何于此一江河中。已有脓血屎尿充满。持刀杖人两岸防守。复有种种香洁舍宅。清净街衢众宝严地。清冷美水波浪湍洄。虚空定境。若许外物。都无实性。一切皆从内心变现。众事皆成。”






以善根不同因缘故,虽在逝多林中,有不见如来诸大神变者,亦有见如来诸大神变者
=================================================
《华严经》:
如是等一切菩萨满逝多林,皆是如来威神之力。于时,上首诸大声闻──舍利弗、大目揵连、摩诃迦叶、离婆多、须菩提、阿(上少下免,音nou)楼驮、难陀、劫宾那、迦旃延、富楼那等诸大声闻,在逝多林皆悉不见如来神力、如来严好、如来境界、如来游戏、如来神变、如来尊胜、如来妙行、如来威德、如来住持、如来净刹,亦复不见不可思议菩萨境界、菩萨大会、菩萨普入、菩萨普至、菩萨普诣、菩萨神变、菩萨游戏、菩萨眷属、菩萨方所、菩萨庄严师子座、菩萨宫殿、菩萨住处、菩萨所入三昧自在、菩萨观察、菩萨频申、菩萨勇猛、菩萨供养、菩萨受记、菩萨成熟、菩萨勇健、菩萨法身清净、菩萨智身圆满、菩萨愿身示现、菩萨色身成就、菩萨诸相具足清净、菩萨常光众色庄严、菩萨放大光网、菩萨起变化云、菩萨身遍十方、菩萨诸行圆满。如是等事,一切声闻诸大弟子皆悉不见。何以故?以善根不同故,本不修习见佛自在善根故,本不赞说十方世界一切佛刹清净功德故,本不称叹诸佛世尊种种神变故,本不于生死流转之中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故,本不令他住菩提心故,本不能令如来种性不断绝故,本不摄受诸众生故,本不劝他修习菩萨波罗蜜故,本在生死流转之时不劝众生求于最胜大智眼故,本不修习生一切智诸善根故,本不成就如来出世诸善根故,本不得严净佛刹神通智故,本不得诸菩萨眼所知境故,本不求超出世间不共菩提诸善根故,本不发一切菩萨诸大愿故,本不从如来加被之所生故,本不知诸法如幻、菩萨如梦故,本不得诸大菩萨广大欢喜故。如是皆是普贤菩萨智眼境界,不与一切二乘所共。以是因缘,诸大声闻不能见、不能知、不能闻、不能入、不能得、不能念、不能观察、不能筹量、不能思惟、不能分别;是故,虽在逝多林中,不见如来诸大神变。




虽同在一处,各随其业所见不同。
===================
《华严经》:
譬如夜叉宫殿与人宫殿,同在一处而不相杂,各随其业所见不同。





虽处极恶苦之地,而菩萨以业报故,得一切法乐善取三昧。皆于种种诸苦而生乐想,乐受。不生苦受。而恶罪凡夫生极苦受,极苦想。
==============================================================================
大宝积经卷第六十八 
高齐北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
遍净天授记品第二十一

尔时,十二那由他遍净诸天等,见诸阿修罗、伽楼罗乃至光音天等,供养如来,闻授记已,欣喜踊跃,皆得称心,自现威力,而白佛言:“世尊,有三昧名超过一切法。菩萨摩诃萨得是三昧已,于诸攀缘及一切事,皆生乐受,不生苦受。

假使于其地狱事中,受诸苦恼皆生乐想;
或复于其黄瓜道中,受黄瓜报亦生乐想;
或复饿鬼道中,受饥饿苦亦生乐想;
或复于彼阿修罗道中亦生乐想;
或复人中所受诸苦,亦起乐想不生苦想。

假使截手及以截足、割耳、劓鼻,或复鞭打杖刺入身,或复牢狱系闭,或复倒悬,或复裁割犹如衣帛,或复裹系及以束缚,或复切脍,或复锤捣犹如甘蔗,或复蹉蹋破如芦苇,或复火烧如稣油炷,或复燃身喻若明炬,或与师子虎狼为食,或复酽醋及以辛汁浇灌口鼻,或复蒸煮及以火炙,或与狂象践踏其身,或复挑目,或以鉾槊穿刺高举,假使瞋怒来截其首,如是一切悉生乐想。

何以故?由彼菩萨于其长夜修菩萨行时,发如是愿:
‘若有众生施我食者,愿彼一切得涅槃乐。
若有与我洗浴身体,礼拜奉迎,尊重供养,若有众生骂辱于我,复有人人赞叹于我,若有众生鞭打斫刺夺我身命,愿彼一切得涅槃乐,乃至觉悟无上菩提。
’彼菩萨成就如是心,具足如是业,亦复具足如是愿,于一切众生皆起乐想,常能修集无间不断,以是业报故,得一切法乐善取三昧。

彼菩萨得此三昧时,不为众魔之所动坏,亦不为魔事之所系缚。当知是菩萨得五种自在。何等为五?一者、寿命自在,二者、生自在,三者、业自在,四者、觉观自在,五者、众具果报自在。

彼菩萨摩诃萨,若欲过一生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以彼三昧力故即便能得;若不乐速证无上菩提,能住无量阿僧祇劫度脱众生。何以故?当知彼菩萨住于大乘,与诸菩萨常为导师,摄受一切诸余菩萨。是大菩萨厌离诸趣,为众生故,亦复生于一切趣中,究竟一切菩萨所学,为般若波罗蜜之所摄受,具足一切巧方便力,知诸魔业得法究竟。彼诸菩萨承佛威神,于一切法皆得尽知。”





依法行者。摄令在国。摄法人故。随时降雨。日触顺时。是故五谷至时善熟。不坏国土。离于怖畏。不生忧愁。
================================
又复受位刹利大王。有第八法。应勤舍离。成就相应。现在未来二世利益。何者第八。所谓不摄非法行者。不令在国。以刹利王自随法行。是故不摄非法行者。不令住国。何者名为非法行者。所谓有人。种种方便。劫夺他物。或叉他咽。令其闷绝。而取其物。或与恶药。令无觉知而取其物。或设方便。盗偷他物。或复私窃盗取他物。或在道路。或在市中。作诸方便而取他物。买真卖伪。种种欺诳。而取他物。或复有人。奸欺无道。压善举恶。进非退是。诬拄贤良。党助不肖。或有邪见。或有断见。或复有人苦杀众生。望得解脱。若外道斋。于大会中。屠杀羊等。望有福德。或复有人。犍割众生。令使不男。或复有人。淫于男子。或复有人。不能供养父母师长。如是等人。不令住国。何以故。若共同国。令诸善人心意坏故。相仿习故。同处住故。善人坏故。令王无力。失增上力。非时降雨。时则不雨。五谷熟时。五谷不熟。所有国土。一切破坏。恶人过故。以此因缘。不令恶人住在国内。此因缘故。不摄一切非法行者。不令住国。依法行者。摄令在国。摄法人故。随时降雨。日触顺时。是故五谷至时善熟。不坏国土。离于怖畏。不生忧愁。一切国土利益之事。是摄法人。因缘力故。能断一切生死苦恼。令有福人在己国住。以近如是福德人故。行法人故。第一梵行。所谓安住。有福德人。近福德人。顺法行人。是故一切有智慧王近行法人。令住国内。王若如是不摄一切非法行者。功德因缘。于现在世。常得安乐。常有利益。能护国土。能护自身。善人所赞。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为夜摩王。以彼不摄非法行者善业因故。
-----《正法念处经》卷四十五


以造塔庙作福因缘。天即大雨。五谷丰熟。人民安乐。
========================
《杂宝藏经》
迦步王国天旱浴佛得雨缘第七十七


若种少善于良福田。后必获报。如往古昔无量无边阿僧祇劫。尔时有王。名曰迦步。统领阎浮提内八万四千国土。王有二万夫人。然无子息。祷祀神祇。经历多年。最大夫人。而生太子。字曰栴檀。为转轮王。领四天下。厌恶出家。得成正觉。时彼国中。诸相师等咸言。大旱应十二年。作何方计。攘却此灾。寻共议言。我等今者。应造金[央/瓦]。置于市上。盛满香水。以用浴佛。分布香水。而起塔庙。可得除灾。即请如来。香水澡浴。分取世尊洗浴之余。作八万四千宝瓶。分与八万四千诸国。仰造塔庙。供养作福。以造塔庙作福因缘。天即大雨。五谷丰熟。人民安乐。时有一人。见是塔庙。心生欢喜。即以一把华。散于塔上。获大善报。佛言。我以佛眼。观彼久远。栴檀如来。香水塔庙。受彼化者。皆久成佛。入于涅槃。一把华施者。我身是也。以我往日有是因缘。今于末后。自致成佛。是故行者。应当勤心作诸功德。莫于小善生下劣想。



一切有情造恶业故。令诸国土种种灾起。
==========================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
  佛告波斯匿王。我灭度后法欲灭时。一切有情造恶业故。令诸国土种种灾起。诸国王等为护自身太子王子后妃眷属百官百姓一切国土。即当受持此般若波罗蜜多皆得安乐。我以是经付嘱国王。不付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所以者何无王威力不能建立。是故汝等常当受持读诵解说。大王吾今所化大千世界。百亿须弥百亿日月。一一须弥有四天下。此赡部洲十六大国。五百中国十万小国。是诸国中若七难起。一切国王为除难故。受持解说此般若波罗蜜多。七难即灭国土安乐。
  波斯匿王言云何七难。佛言一者日月失度日色改变。白色赤色黄色黑色。或二三四五日并照。月色改变赤色黄色日月薄蚀。或有重轮一二三四五重轮现。二者星辰失度。彗星木星火星金星水星土等诸星各各为变或时昼出。三者龙火鬼火人火树火。大火四起焚烧万物。四者时节改变寒暑不恒。冬雨雷电夏霜冰雪。雨土石山及以砂砾。非时降雹雨赤黑水。江河泛涨流石浮山。五者暴风数起昏蔽日月。发屋拔树飞沙走石。六者天地亢阳陂池竭涸。草木枯死百谷不成。七者四方贼来侵国内外。兵戈竞起百姓丧亡。大王我今略说如是诸难。其有日昼不现月夜不现。天种种灾无云雨雪。地种种灾崩裂震动。或复血流鬼神出现鸟兽怪异。如是灾难无量无边。一一灾起皆须受持。读诵解说此般若波罗蜜多。
  尔时十六国王。闻佛所说皆悉惊怖。波斯匿王白佛言世尊。何故天地有是灾难。佛言大王由赡部洲。大小国邑一切人民。不孝父母不敬师长。沙门婆罗门国王大臣不行正法。由此诸恶有是难兴。






若有众生。于十不善业。多修习故。感诸外物。悉不具足。
=======================
复有十业。得外恶报。若有众生。于十不善业。多修习故。感诸外物。悉不具足。
一者以杀业故。令诸外报。大地咸卤。药草无力。
二者以盗业故。感外霜雹螽蝗虫等。令世饥馑。
三者邪婬业故。感恶风雨。及诸尘埃。
四者妄语业故。感生外物。皆悉臭秽
热点推荐:

佛教征婚 佛教交友 佛教求职 佛教招聘 寺院活动 素食活动 禅修活动 放生活动 赠送结缘 助印倡印 功德福田 寺院大全 素食餐厅 佛具店 招商加盟 佛教用品 佛教展会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佛教商务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京ICP备2024041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