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世界明师谈怎样开发智慧、怎样弘扬传统文化?
在佛法里,「因戒得定,因定开慧」,这叫戒定慧三学。定从哪里来的?定从持戒来的。为什么要得定?为的是要开慧,所以终极的目标是开智慧,智慧是从定得来的,不是从学习上得来的,这个诸位一定要知道。你学习经教,你要是不从戒定慧,所学的经教是佛学知识,不是智慧,得到的是知识。知识不能解决生死大事,可以帮助你在社会上拿到个学位,拿到博士学位,可以;在这个社会上做为一种学术研究的成就,你也可以做个学者专家,世间这些名利你可以得到;了生死、出三界,往生极乐世界,这个都不相干,这个知识办不到。
我们读经书能不能开智慧?能,用戒定慧的方法就能。戒定慧是怎么个读法?先告诉你规矩,你一定要守稳,「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智慧没有开之前,你就念这一本书。无论哪本经书都可以,你只抓定这一本,从头念到尾,念完再从头念,就念一本,永远不要换,你头脑里面就这一桩事情,除这桩事情,其它事情都没有。就跟念佛道理一样,用念这部经把所有杂念妄想都给念掉,这就叫持戒。五戒里,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我念这部经行吗?行,五戒全在里面。你天天专念这部经,你还会想杀生吗?还会想偷盗吗?你有这个念头,就把你那个戒破掉了。这种叫什么?叫定共戒跟道共戒,这里头都有了。念一句阿弥陀佛,真的他也没有受三皈,他也没有受五戒,他念佛念到临命终,真的往生了,阿弥陀佛接他走了,这怎么回事情?你就晓得一句阿弥陀佛里头什么都具足,戒定慧统统具足,全都有了,他一次都完成了。
我们会念经的,念这部经,戒定慧三学也是一次完成,没有杂念,一心专注,就念这部经。你念上个几千遍,中国古人有句话说得好,「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其义自见就是开悟了,自然明白了。为什么自然明白?你心清净了,清净心生智慧,智慧一现前就明白,道理就在此地。一千遍还不行,烦恼习气还很重,实际上还压不住,你再念一千遍。永远这样念下去,一千一千就这样念下去。一般中等根性,中等根性应该三年到五年,清净心现前,真的把一些烦恼习气都念掉了,清净心现前,经题上清净得到了。得到之后,你能够保持,还是用老方法保持,就是说我每天还念经,我不会把它放弃。清净心现前,我还是照规矩去念,再念个二、三年,智慧开了。智慧开了之后,念不念没有关系了,为什么?不会退转了。定会退转,智慧不会退转。可是有菩萨,因为他有慈悲心,他还是要念,为什么要念?念给别人看,给别人做个好样子,那在化他,意在化他,不是自利,自利已经圆满了,成就了。那是帮助众生,给众生做个好的示范,告诉大众,佛菩萨这种教学的方法高明、有效,「一门深入,长时熏修」,决定能成就。
我们看到现前,中国传统文化已经到危急存亡的关头,怎么救?要不要救?要救,谁来救?给诸位说,你要想寄望于别人,你会失望,真正发心就是靠自己。谁来救?我来救,你会成功。怎么个救法要知道,那就是「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你把这八个字抓紧了,你就能救得了。这部经典,《无量寿经》好,《无量寿经》确实是佛法里头第一经,这个太难得、太稀有,文字又不是很长,也不算短。真正要去念,给诸位说,一天至少要念十部,就是十遍,为什么?它不长。念熟了,念一遍大概四十多分钟,念得很熟的话。就算一个小时吧,你一天十小时读这部经,把这部经读十遍,一生一天都不空过,你就成功了。我们的估计,五年得定,得念佛三昧,七、八年就开悟了,你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人。这一开悟,给诸位说,不但《无量寿经》你讲得很好,你讲的就是佛的意思,为什么?因为你的意思跟佛的意思是一个意思,开悟就见性了,生佛不二,众生跟佛是一不是二。开经偈上讲「愿解如来真实义」,你是真正解如来真实义了,前面讲他心智通,你能知道佛的意思。佛当年讲这部经什么意思你全明白了,你讲的跟释迦牟尼佛讲的无二无别。所以这个事情求别人,别人未必能做得到,得求自己。
如果你现在是五十岁,来得及,六十岁你就成佛了,你要是六十岁,还来得及,七十岁成佛了。人人都能成就,要好学,字不认识,查字典,名词术语不清楚,查佛学字典。开头是要下工夫,要多费一点时间仔细去查,做成笔记,统统都查明白、查清楚,没有怀疑了,就念,老实念,一遍一遍念下去就成功了。不能念的,听讲也行,像我们这分享的时候跟诸位讲这个经这些光盘,你一遍一遍听,你听上十年也一样,一个道理。甚至于念一句阿弥陀佛,就是六个字,这六个字你念上十年,你到西方世界上上品往生。你看从前谛闲老和尚那个徒弟锅漏匠,就一句佛号念三年,我相信他的往生品位不是很低,站着走的,没有生病,预知时至,站着走的。谛闲老和尚赶着去替他办后事,他在那里站了三天,你看死了以后站三天。谛老对他赞叹,他一生劝人念佛往生,这个人是他劝的,他真做出这么好的样子出来。古人所谓「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你真干,没有一个不成就的。干成功了就是波罗蜜多,印度人的赞叹就说这句话,叫圆满成就了。
■大安法师讲:【修学净土法门,解行都要一门深入】
所以开始一定要在知见的建立方面,读净土宗的经书和著作,一门深入,不能乱看别的。我本人在净土宗方面,也是侥幸走了这条路。当时有出版社要我辑译《净宗法语大观》,由于一年后就要交稿,至少一年没有时间看其他书,专注于找大量净土宗资料。在很多的佛言祖语当中,首先进行选择;选择后要归类;归类时须把名相概念找出来,然后再翻译成现代语体;现代语体翻译出来还要修改;修改以后还要校对。总之在这本书上反反复复,多次深入。倒是以后想起来,至少一整年我都在一门深入,没有时间看其他的。 辑译《净宗法语大观》时看到了印祖的一篇《与大兴善寺体安和尚书》。在信里他劝体安和尚,你如果对净土的教理信心完全通达了,权且搁置不论;如果还没有达到这个程度,一定要把宗门教下的东西全都放下,心平气和地去看净土宗方面的书。
印祖指出,在净土宗教理未能通达之前,只能去看像《净土三经》、《净土十要》、《龙舒净土文》、《净土圣贤录》等净土宗经典,要反复研读。
此外印祖在其他开示里,对那些想做大通家的人都加以呵斥。很多大居士很有文化,要读这个书读那个书,印祖都不让他读,要求老老实实读净土宗著作。
我当时想,为什么印祖反复这样说,肯定是有他的道理。原来我是做学问的人,喜欢遍览群书,读了印祖的开示后,就有几年时间,其他书不敢看了,专门看净土宗的书。
慢慢的,我发觉,还幸亏走了这条路。因为如果看多了通途法门的经论,用通途教理去观照净土法门,就很难对净土法门产生信心,因为净土法门的建立、修行方法和产生效果,跟通途法门是不同的。
所以,印祖也说,往往通宗通教的人不信净土,那真是刻骨铭心的判言。那个时代,很多通宗通教的人不信净土,现在也亦复如是啊! 因此,我们就不要走所谓的“通宗通教”的道路,一定要先走“净土一门深入”的道路,在对净土宗主要经典没有滚瓜烂熟之前,其他的东西先别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