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111楼 | 回复 | 举报 2021-11-30 19:43  楼主
              华严经中对十二因缘的精细论述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如是观已,复以大悲为首、大悲增上、大悲满足,观世间生灭,作是念:『世间受生皆由著我,若离此著,则无生处。』

复作是念:『凡夫无智,执著于我,常求有、无,不正思惟,起于妄行,行于邪道;罪行、福行、不动行,积集增长,于诸行中植心种子,有漏有取,复起后有生及老死。所谓:业为田,识为种,无明闇覆,爱水为润,我慢溉灌,见网增长,生名色芽,名色增长生五根,诸根相对生触,触对生受,受后希求生爱,爱增长生取,取增长生有;有生已,于诸趣中起五蕴身名;生,生已衰变为老,终殁为死。于老死时,生诸热恼;因热恼故,忧愁悲叹,众苦皆集。此因缘故,集无有集者,任运而灭亦无灭者。』菩萨如是随顺观察缘起之相。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复作是念:『于第一义谛不了故名:无明,所作业果是行,行依止初心是识,与识共生四取蕴为名色,名色增长为六处,根、境、识三事和合是触,触共生有受,于受染著是爱,爱增长是取,取所起有漏业为有,从业起蕴为生,蕴熟为老,蕴坏为死;死时离别,愚迷贪恋,心胸烦闷为愁,涕泗谘嗟为叹,在五根为苦,在意地为忧,忧苦转多为恼。如是但有苦树增长,无我、无我所,无作、无受者。』

复作是念:『若有作者,则有作事;若无作者,亦无作事,第一义中俱不可得。』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复作是念:『三界所有,唯是一心。如来于此分别演说十二有支,皆依一心,如是而立。何以故?随事贪欲与心共生,心是识,事是行,于行迷惑是无明,与无明及心共生是名色,名色增长是六处,六处三分合为触,触共生是受,受无厌足是爱,爱摄不舍是取,彼诸有支生是有,有所起名:生,生熟为老,老坏为死。』

『佛子!
此中无明有二种业,一令众生迷于所缘,二与行作生起因。
行亦有二种业,一能生未来报,二与识作生起因。
识亦有二种业,一令诸有相续,二与名色作生起因。
名色亦有二种业,一互相助成,二与六处作生起因。
六处亦有二种业,一各取自境界,二与触作生起因。
触亦有二种业,一能触所缘,二与受作生起因。
受亦有二种业,一能领受爱憎等事,二与爱作生起因。
爱亦有二种业,一染著可爱事,二与取作生起因。
取亦有二种业,一令诸烦恼相续,二与有作生起因。
有亦有二种业,一能令于余趣中生,二与生作生起因。
生亦有二种业,一能起诸蕴,二与老作生起因。
老亦有二种业,一令诸根变异,二与死作生起因。
死亦有二种业,一能坏诸行,二不觉知故相续不绝。

「佛子!此中无明缘行,乃至生缘老死者,由无明乃至生为缘,令行乃至老死不断,助成故。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灭则老死灭者,由无明乃至生不为缘,令诸行乃至老死断灭,不助成故。

佛子!此中无明、爱、取不断是烦恼道,行、有不断是业道,余分不断是苦道;前后际分别灭三道断,如是三道离我、我所,但有生灭,犹如束芦。

复次,无明缘行者,是观过去;识乃至受,是观现在;爱乃至有,是观未来。于是以后,展转相续。无明灭行灭者,是观待断。

复次,十二有支名为三苦,此中无明、行乃至六处是行苦,触、受是苦苦,余是坏苦;无明灭行灭者,是三苦断。

复次,无明缘行者,无明因缘能生诸行;无明灭行灭者,以无无明,诸行亦无,余亦如是。又无明缘行者,是生系缚;无明灭行灭者,是灭系缚。余亦如是。又无明缘行者,是随顺无所有观;无明灭行灭者,是随顺尽灭观。余亦如是。

「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十种逆顺观诸缘起。所谓:有支相续故,一心所摄故,自业差别故,不相舍离故,三道不断故,观过去、现在、未来故,三苦聚集故,因缘生灭故,生灭系缚故,无所有、尽观故:佛子,菩萨摩诃萨以如是十种相观诸缘起,知无我、无人、无寿命、自性空、无作者、无受者,即得空解脱门现在前。观诸有支皆自性灭,毕竟解脱,无有少法相生,即时得无相解脱门现在前。如是入空、无相已,无有愿求,唯除大悲为首,教化众生,即时得无愿解脱门现在前。菩萨如是修三解脱门,离彼、我想,离作者、受者想,离有、无想。
112楼 | 回复 | 举报 2021-12-01 08:13  楼主
我闻如是:一时,佛游拘楼瘦,在剑磨瑟昙(tán)拘楼都邑。
尔时,尊者阿难闲居独处,宴坐思惟,心作是念:“此缘起甚奇!极甚深!明亦甚深!然我观见至浅至浅。”于是,尊者阿难则于晡时从宴坐起,往诣佛所,稽首佛足,却住一面,白曰:“世尊,我今闲居独处,宴坐思惟,心作是念:‘此缘起甚奇!极甚深!明亦甚深!然我观见至浅至浅。’”


世尊告曰:“阿难,汝莫作是念:‘此缘起至浅至浅。’所以者何?此缘起极甚深!明亦甚深!阿难,于此缘起不知如真,不见如实,不觉不达故,令彼众生如织机相锁,如蕴蔓草,多有稠乱,怱怱喧闹,从此世至彼世,从彼世至此世,往来不能出过生死。阿难,是故知此缘起极甚深!明亦甚深!
“阿难,若有问者:‘老死有缘耶?’当如是答:‘老死有缘。’若有问者:‘老死有何缘?’当如是答:‘缘于生也。’阿难,若有问者:‘生有缘耶?’当如是答:‘生亦有缘。’若有问者:‘生有何缘?’当如是答:‘缘于有也。’阿难,若有问者:‘有有缘耶?’当如是答:‘有亦有缘。’若有问者:‘有有何缘?’当如是答:‘缘于受也。’阿难,若有问者:‘受有缘耶?’当如是答:‘受亦有缘。’若有问者:‘受有何缘?’当如是答:‘缘于爱也。’阿难,是为缘爱有受,缘受有有,缘有有生,缘生有老死,缘老死有愁戚,啼哭、忧苦、懊恼皆缘老死有,如此具足纯生大苦阴。 
“阿难,缘生有老死者,此说缘生有老死,当知所谓缘生有老死。阿难,若无生,鱼、鱼种,鸟、鸟种,蚊、蚊种,龙、龙种,神、神种,鬼、鬼种,天、天种,人、人种,阿难,彼彼众生随彼彼处,若无生,各各无生者,设使离生,当有老死耶?”
答曰:“无也。”
“阿难,是故当知是老死因、老死习、老死本、老死缘者,谓此生也。所以者何?缘生故则有老死。阿难,缘有有生者,此说缘有有生,当知所谓缘有有生。阿难,若无有,鱼、鱼种,鸟、鸟种,蚊、蚊种,龙、龙种,神、神种,鬼、鬼种,天、天种,人、人种,阿难,彼彼众生随彼彼处无有,各各无有者,设使离有,当有生耶?”
答曰:“无也。”
“阿难,是故当知是生因、生习、生本、生缘者,谓此有也。所以者何?缘有故则有生。阿难,缘受有有者,此说缘受有有,当知所谓缘受有有。阿难,若无受,各各无受者,设使离受,当复有有,施设有有耶?”
答曰:“无也。”
“阿难,是故当知是有因、有习、有本、有缘者,谓此受也。所以者何?缘受故则有有。阿难,缘爱有受者,此说缘爱有受,当知所谓缘爱有受。阿难,若无爱,各各无爱者,设使离爱,当复有受立于受耶?”
答曰:“无也。”
“阿难,是故当知是受因、受习、受本、受缘者,谓此爱也。所以者何?缘爱故则有受。阿难,是为缘爱有求,缘求有利,缘利有分,缘分有染欲,缘染欲有著,缘著有悭,缘悭有家,缘家有守。阿难,缘守故便有刀杖、斗诤、谀谄、欺诳、妄言、两舌,起无量恶不善之法,有如此具足纯生大苦阴。阿难,若无守,各各无守者,设使离守,当有刀杖、斗诤、谀谄、欺诳、妄言、两舌,起无量恶不善之法耶?”
答曰:“无也。”
“阿难,是故当知是刀杖、斗诤、谀谄、欺诳、妄言、两舌,起无量恶不善之法,因是习、是本、是缘者,谓此守也。所以者何?缘守故则有刀杖、斗诤、谀谄、欺诳、妄言、两舌,起无量恶不善之法,有如此具足纯生大苦阴。阿难,缘家有守者,此说缘家有守,当知所谓缘家有守。阿难,若无家,各各无家者,设使离家,当有守耶?”
答曰:“无也。”
“阿难,是故当知是守因、守习、守本、守缘者,谓此家也。所以者何?缘家故则有守。阿难,缘悭有家者,此说缘悭有家,当知所谓缘悭有家。阿难,若无悭,各各无悭者,设使离悭,当有家耶?”
答曰:“无也。”
“阿难,是故当知是家因、家习、家本、家缘者,谓此悭也。所以者何?缘悭故则有家。阿难,缘著有悭者,此说缘著有悭,当知所谓缘著有悭。阿难,若无著,各各无著者,设使离著,当有悭耶?”
答曰:“无也。”
“阿难,是故当知是悭因、悭习、悭本、悭缘者,谓此著也。所以者何?缘著故则有悭。阿难,缘欲有著者,此说缘欲有著,当知所谓缘欲有著。阿难,若无欲,各各无欲者,设使离欲,当有著耶?”
答曰:“无也。”
“阿难,是故当知是著因、著习、著本、著缘者,谓此欲也。所以者何?缘欲故则有著。阿难,缘分有染欲者,此说缘分有染欲,当知所谓缘分有染欲。阿难,若无分,各各无分者,设使离分,当有染欲耶?”
答曰:“无也。”
“阿难,是故当知是染欲因、染欲习、染欲本、染欲缘者,谓此分也。所以者何?缘分故则有染欲。阿难,缘利有分者,此说缘利有分,当知所谓缘利有分。阿难,若无利,各各无利者,设使离利,当有分耶?”
答曰:“无也。”
“阿难,是故当知是分因、分习、分本、分缘者,谓此利也。所以者何?缘利故则有分。阿难,缘求有利者,此说缘求有利,当知所谓缘求有利。阿难,若无求,各各无求者,设使离求,当有利耶?
答曰:“无也。”
“阿难,是故当知是利因、利习、利本、利缘者,谓此求也。所以者何?缘求故则有利。阿难,缘爱有求者,此说缘爱有求,当知所谓缘爱有求。阿难,若无爱,各各无爱者,设使离爱,当有求耶?”
答曰:“无也。”
“阿难,是故当知是求因、求习、求本、求缘者,谓此爱也。所以者何?缘爱故则有求。阿难,欲爱及有爱,此二法因觉、缘觉致来。阿难,若有问者:‘觉有缘耶?’当如是答:‘觉亦有缘。’若有问者:‘觉有何缘?’当如是答:‘缘更乐也。’当知所谓缘更乐有觉。阿难,若无有眼更乐,各各无眼更乐者,设使离眼更乐,当有缘眼更乐生乐觉、苦觉、不苦不乐觉耶?”
答曰:“无也。”
“阿难,若无耳、鼻、舌、身、意更乐,各各无意更乐者,设使离意更乐,当有缘意更乐生乐觉、苦觉、不苦不乐觉耶?”
答曰:“无也。”
“阿难,是故当知是觉因、觉习、觉本、觉缘者,谓此更乐也。所以者何?缘更乐故则有觉。阿难,若有问者:‘更乐有缘耶?’当如是答:‘更乐有缘。’若有问者:‘更乐有何缘?’当如是答:‘缘名色也。’当知所谓缘名色有更乐。阿难,所行、所缘有名身,离此行、离此缘有有对更乐耶?”
答曰:“无也。”
“阿难,所行、所缘有色身,离此行、离此缘有增语更乐耶?”
答曰:“无也。”
“设使离名身及色身,当有更乐施设更乐耶?”
答曰:“无也。”
“阿难,是故当知是更乐因、更乐习、更乐本、更乐缘者,谓此名色也。所以者何?缘名色故则有更乐。阿难,若有问者:‘名色有缘耶?’当如是答:‘名色有缘。’若有问者:‘名色有何缘?’当如是答:‘缘识也。’当知所谓缘识有名色。阿难,若识不入母胎者,有名色成此身耶?”
答曰:“无也。”
“阿难,若识入胎即出者,名色会精耶?”
答曰:“不会。”
“阿难,若幼童男童女识初断坏不有者,名色转增长耶?”
答曰:“不也。”
“阿难,是故当知是名色因、名色习、名色本、名色缘者,谓此识也。所以者何?缘识故则有名色。阿难,若有问者:‘识有缘耶?’当如是答:‘识亦有缘。’若有问者:‘识有何缘?’当如是答:‘缘名色也。’当知所谓缘名色有识。阿难,若识不得名色,若识不立、不倚名色者,识宁有生、有老、有病、有死、有苦耶?”
答曰:“无也。”
“阿难,是故当知是识因、识习、识本、识缘者,谓此名色也。所以者何?缘名色故则有识。阿难,是为缘名色有识,缘识亦有名色,由是增语,增语说传,传说可施设有,谓识、名色共俱也。
113楼 | 回复 | 举报 2021-12-01 14:17  楼主
佛说贝多树下思惟十二因缘经

亦名闻城十二因缘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止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佛告比丘。比丘便应唯然。比丘从佛听。佛便说言。诸比丘。我本未得佛道为菩萨时为念是。咄是世间极剧。为生老死。为往受但苦。当何时从老死得要也。诸比丘便自思惟得是意。何以故有老死。亦何因缘复老死。比丘便念。本得应意。生故为有老死。亦生因缘复老死。比丘便思惟念。何以故为生。亦何因缘复生。比丘便自思惟案本念。便得是应意。为有故生。亦因缘有复生。比丘便思惟生是意。何以故为有。有亦何因缘复有。比丘便思惟案本念。便生应是意。为受故有。有亦受因缘复有。比丘便思惟。是何以故受。有亦何因缘复受。比丘便案本念。得是应意。为爱故受。亦爱因缘复受。比丘便思惟念。何以故为爱。有亦何因缘复爱。比丘便思惟案本念。得要。痛乐故爱。亦痛乐因缘复爱。比丘便思惟念。何以痛乐有。亦何因缘痛乐复有。比丘便思惟案本念。复是应意。更故痛乐有。亦更因缘痛乐复痛乐。比丘便思惟念。何以故有。更亦何因缘复更。比丘便思惟案本念。便生应意。六入故有。更亦六入因缘复更。比丘便思惟念。何以故有六入。亦何因缘复有六入。比丘便思惟案本念。得是应意。名像故有六入。亦名像因缘复有六入。比丘便思惟念。何以故名像有。亦何因缘复有名像。比丘便思惟案本念。得是应意。识故为名像有。亦识因缘复有名像。比丘便思惟念。何以故有识。亦何因缘复有识。比丘便思惟案本念。有是应意。名像故为有识。亦名像因缘复识。比丘便思惟。生是意。是何等。咄是识还不复前在。名像因缘识。亦识因缘名像。名像因缘六入。六入因缘更。更因缘痛。痛因缘爱。爱因缘受。受因缘有。有因缘生。生因缘老死忧哭苦。不可意愁从是致有。如是但为从五阴。一切苦从习生。比丘便自思惟念。何以故。无有老死。亦何故老死灭尽。比丘便案本念思惟得是应可意。无有生亦不老死。已生尽老死亦尽。比丘便自思惟念。何以故。不复生。亦何因缘复生尽比丘便思惟案本念。生是应意。有无是有者便不复生。有尽复生尽。比丘便思惟念。何等无有为有无有。何等尽为复有尽。诸比丘便思惟案本念。自生应意。受无有便有无有受已尽便有尽。诸比丘便思惟念。何等无有。令受无有。亦何等尽令受尽。诸比丘便思惟案本念。得应意。无有爱亦无有受。爱已尽便受尽。诸比丘便思惟念。何无有为爱无有。何尽复是爱尽。诸比丘便思惟案本念。意生如应。痛痒无有便爱无有。痛痒尽则爱尽。诸比丘便思惟念。何等无有则痛痒无有。何等尽是痛痒尽。便自思惟案本念。得是应。更乐无有则痛痒无有。更乐尽复痛痒尽。便复思惟念。何等无有更乐无有。何等尽是更乐尽。便复思惟念本。得应意。六入无有即更乐无有。六入尽更乐尽。便复思惟念。何等无有六入无有。何等尽则六入尽。便复思惟案本念。有是应意。名像无有则六入无有。名像尽复六入尽。便复思惟念。何等无有为名像无有。何等尽复名像尽。便复思惟案本念。有是意应。无有识亦无有名像。识尽复名像尽。便复思惟念。是何等无有则识无有。何等尽复识尽。便复思惟案本念。得是应意。无有殃种识亦无有。殃种已尽则识尽。便复思惟念。何等无有为殃种无有。何等尽为殃种尽。便复思惟念本。得应意。无有痴亦无有殃种。痴已尽则殃种尽。殃种已尽识尽。识尽名像尽。名像尽六入尽。六入尽更尽。更尽痛痒尽。痛痒尽爱尽。爱尽成就尽。成就尽有尽。有尽生尽。生尽老死尽。忧愁苦不可意剧便尽。如是最无有量苦阴便尽。

佛告诸比丘。彼时念是。以自得故道所。佛从是往得便随。已随便知老死。亦知老死习。亦知老死灭。亦知老死行令度。生亦尔。有亦尔。受亦尔。爱亦尔。痛痒亦尔。更亦尔。六入亦尔。名像亦尔。识亦尔。殃种亦尔。便知痴。亦知痴习本。亦知何痴尽。亦知受行令痴尽。譬比丘。若人在空泽间闲处行。便见故道。故有行者迹。人便随迹。已随迹便见故城。好足园好足饶树好足池好足河好山。堑亦好处炽饶园乐。便念是。若我今往当白王。我为行在空泽间闲处。便见故道故人行处。便随已随见故城。好足园好足饶树好足池好河好山。堑亦好处炽饶园乐。可王居。王便取居。却后稍严稍增炽多人饶。佛告诸比丘。我亦如是。得故道所。佛本从是行者我便随。已随便知老死从所。亦知老死从聚。亦知老死何尽。亦知老死何行得度世。知生亦尔。知有亦尔。知受亦尔。知爱亦尔。知痛痒亦尔。知更亦尔。知六入亦尔。知名像亦尔。知识亦尔。知作行亦尔。知痴亦知痴从生。亦知从何痴灭。亦知何行除痴度世。

佛便告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若比丘为比丘如有应受行。便得道不失道能巧道。比丘尼亦尔。优婆塞亦尔。优婆夷亦尔。若谛受正行。便随道得道。能如应法行。如是无为行者。增多方至。天亦人已见佛说如是宜。比丘取着意佛。说行者受。
114楼 | 回复 | 举报 2021-12-01 20:12  楼主
佛说八佛名号经



隋天竺三藏法师阇那崛多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大乘众菩萨摩诃萨十千人俱。尔时世尊。与无量无数百千万众。前后围绕而为说法。
  尔时尊者舍利弗。于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向佛合掌而白佛言。世尊。我有疑心今欲发问。惟愿如来怜愍众生为我解说。






  尔时世尊告舍利弗言。善男子。随汝所问。若有疑心。吾当为汝分别解说。时舍利弗蒙佛印可许决疑网。欢喜踊跃即白佛言。世尊。颇有现在十方世界诸佛世尊。往昔愿力常为众生现在说法。彼诸如来所有名号。若善男子及善女人。欲得诵持此诸佛名。若读若闻及以书写。缘是功德。便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无所缺减。至于无上正真之道。速得成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不。
  尔时世尊告舍利弗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所咨问真妙辩才。为于来世无量众生广作利益。慈悲哀愍一切天人。能问如来如斯奥义。是故汝今谛听谛受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舍利弗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尔时世尊告舍利弗言。善男子。东方去此过一恒河沙世界。有一佛刹名难降伏。于彼国土有佛世尊。号善说称功德如来至真等正觉。于今现在为诸大众说微妙法。
  复次舍利弗。从此东方过二恒河沙世界。有一佛刹名无障碍。于彼国土有佛世尊。号因陀罗相幢星王如来至真等正觉。于今现在亦为大众说微妙法。
  复次舍利弗。从此东方过三恒河沙世界。有一佛刹名曰爱乐。于彼国土有佛世尊。号普光明功德庄严如来至真等正觉。于今现在亦为大众说微妙法。
  复次舍利弗。从此东方过四恒河沙世界。有一佛刹名曰普入。于彼国土有佛世尊。号善斗战难降伏超越如来至真等正觉。于今现在亦为大众说微妙法。
  复次舍利弗。从此东方过五恒河沙世界。有一佛刹名曰净聚。于彼国土有佛世尊。号普功德明庄严如来至真等正觉。于今现在亦为大众说微妙法。
  复次舍利弗。从此东方过六恒河沙世界。有一佛刹名无毒主。于彼国土有佛世尊。号无碍药树功德称如来至真等正觉。于今现在亦为大众说微妙法。
  复次舍利弗。从此东方过七恒河沙世界。有一佛刹名侧塞香满。于彼国土有佛世尊。号步宝莲华如来至真等正觉。于今现在亦为大众说微妙法。
  复次舍利弗。从此东方过八恒河沙世界。有一佛刹名妙音明。于彼国土有佛世尊。号宝莲花善住娑罗树王如来至真等正觉。于今现在亦为大众说微妙法。舍利弗。是等诸佛如来至真等正觉。如是佛刹清净无秽。无有五浊复无五欲。其中众生无有谄曲虚伪之心。亦无欲行及以女人。
  复次舍利弗。若善男子及善女人。得闻彼等诸佛世尊如是名号。既得闻已能自受持读诵修行。复为他人宣扬显说。彼善男子及善女人。若堕三恶道者无有是处。惟除五逆诽谤正法及谤圣人。
  复次舍利弗。若善男子善女人。得闻彼等诸佛世尊如是名号。既得闻已能自受持读诵修行。复为他人宣扬显说。如是之人乃至菩提。于其中间生生之处常具五通。兼复逮得诸陀罗尼。六根完具无诸残缺。常得欢喜身毛右旋。
  复次舍利弗。若善男子及善女人。得闻彼等诸佛世尊如是名号。既得闻已能自受持读诵修行。复为他人宣扬显说。彼等众生所在之处。县官恶贼不能得便。火不能焚水不能漂。恶龙恶蛇不能毒害。若行若住师子虎狼态罴豺豹。夜叉罗刹诸恶鬼神鸠槃荼等及人非人。能作惊惶无有是处。惟除宿殃。
  复次舍利弗。若有女人能厌其身。系念专心受持读诵如是世尊诸佛名号。复为他人分别显说。寿终之后更复受于女人身者。无有是处。
  复次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静夜中能诵如是诸佛名号。是等众生。于现世间所作功业皆速成就。日日增长无诸障碍。尔时世尊欲重明此义而说偈言。
  若有诸众生  能持是佛名
  悉舍诸恶道  速生于善处
  常在诸佛前  恒闻说妙法
  既睹无上尊  随心而供养
  诵持佛名故  超亿千万劫
  一切诸烦恼  疾成得菩提
  若人满七日  能诵是佛名
  即得清净眼  便能见诸佛
  若有闻佛名  即能诵持者
  随其所生处  常为他所敬
  相好形端正  常生福乐家
  喜心行大舍  聪明不放逸
  若有诸女人  闻此佛名故
  自诵为他说  其福不可量
  于此寿终已  必舍女人报
  得受丈夫身  生生常利根
  诵持佛名故  多百亿劫中
  口气常芬馥  恒如栴檀香
  彼等诸大仙  如是诸名字
  若能诵持者  细心不放逸
  诵持佛名故  父母及兄弟
  并余诸眷属  终无异苦恼
  诵持佛名故  一切魔波旬
  黑闇众眷属  终不能障碍
  恶毒不能害  刀杖及火等
  县官恶贼盗  一切不能伤
  诵持佛名故  千亿诸劫中
  常生宝莲华  威相神通具
  常在虚空中  遍不思议刹
  观诸异佛土  刹中清净者
  证无上道已  普为诸杂类
  诸天及世人  能作归依处
  佛说是经已。长老舍利弗及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一切大众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115楼 | 回复 | 举报 2021-12-02 08:40  楼主
《大乘方广总持经》:若有众生于佛所说言非佛说及谤法僧。而此谤者当堕恶道受地狱苦。
    佛言弥勒。如汝所说。我从成道乃至涅槃。于其中间所言所说皆悉真实无有虚妄。若有愚人不解如来方便所说。而作是言。是法如是是法不如是。诽谤正法及佛菩萨。我说是辈趣向地狱。
    若有众生作如是言。佛为声闻所说经典。诸菩萨等不应习学不应听受。此非正法此非正道。辟支佛法亦不应学。复作是言。诸菩萨等所修行法。声闻之人亦不应学不应听受。辟支佛法亦复如是。复作是言。诸菩萨等所有言说。声闻辟支佛不应听受。彼此言行更相违背不与修多罗相应。于如实说真解脱法不能信受。依彼法者不得生天。何况解脱。
    我念过去无央数劫。彼时有佛名曰无垢焰称起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出现于世。是时彼佛寿命八万那由他岁为众说法。尔时无垢焰称起王如来法中。有一比丘名曰净命。总持诸经十四亿部大乘经典六百万部为大法师。言辞清美辩才无碍。利益无量无边众生示教利喜。尔时无垢焰称起王如来。临涅槃时告彼比丘净命言。未来世中汝当护持我正法眼。尔时净命受佛教已。于佛灭后千万岁中。守护流通诸佛秘藏。于此方广总持法门受持读诵深解义趣。于彼世界八万城中所有众生。随其愿乐广为宣说。尔时有一大城名曰跋陀。往彼城中为八十亿家。随其所乐而为说法。是时城中八十亿人获净信心。一亿人众住菩提道。七十九亿人住声闻乘而得调伏。尔时净命法师复与十千比丘众。相随俱往修菩提行。尔时跋陀城中复有比丘名曰达摩。于大乘经方广正典。受持千部获得四禅。唯以方广空法化彼城中一切众生。不能以善方便随欲而说。作如是言。一切诸法悉皆空寂我所说者真是佛说。彼净命比丘所说杂秽不净。此比丘实非净命而称净命。何以故。而此比丘所受诸华。不持供养而自受用。涂香末香亦复如是。净命比丘愚痴无智。不能知我久修梵行。彼既年少出家未久。我慢无信多诸放逸。是诸人等无所知晓。谓是净命持戒比丘。尔时达摩以其恶心谤持法者。身坏命终堕于地狱。经七十劫具受众苦。满七十劫已堕畜生中。过六十劫后值遇香宝光佛。于彼法中发菩提心。于九万世犹生畜生中。过九万世已得生人中。于六万世贫穷下贱恒无舌根。其净命比丘于诸法中得净信心为人说法。彼于后时得值六十三那由他佛。恒为法师具足五通。劝请彼佛转妙法-轮。阿逸多。汝今当知。过去净命比丘者岂异人乎莫作异观。今阿弥陀佛是。阿逸多。汝今当知。过去达摩比丘者岂异人乎莫作异观。今我身是。由我过去愚痴无智毁谤他故受苦如是。我以此业因缘故。处五浊世成等正觉。是故阿逸多。若有菩萨于诸法中作二说者。以是因缘后五浊世成于佛道。其佛国中有诸魔等。于说法时恒作障难。尔时大众闻佛说已。皆悉悲泣涕泪交流俱发是言。愿于佛法莫作二说如达摩比丘。
  尔时会中有百菩萨。即从座起右膝着地悲号堕泪。尔时世尊知而故问彼菩萨言。善男子。汝等何为悲号如是。尔时诸菩萨等异口同音俱白佛言。世尊。我等自观亦应有此诸恶业障。尔时世尊作如是言。如是如是。汝亦曾于过去然灯佛所。在彼法中出家修道。是然灯佛灭度之后。时有比丘名曰智积。汝等尔时谤是比丘。因是已来不得见佛。不能发菩提心。不得陀罗尼及诸三昧。
    菩萨未来于五浊世中。得陀罗尼三昧者。一切皆是佛之威力。是故善男子。若有诽谤其法师者。即为谤佛等无有异。善男子。佛灭度后若有法师。善随乐欲为人说法。能令菩萨学大乘者。及诸大众有发一毛欢喜之心乃至暂下一渧泪者。当知皆是佛之神力。若有愚人实非菩萨假称菩萨。谤真菩萨及所行法。复作是言。彼何所知彼何所解。
    复次弥勒。我初成佛以妙智慧广为众生宣说正法。若有愚人于佛所说而不信受如彼达摩比丘。虽复读诵千部大乘为人解说获得四禅。以谤他故七十劫中受大苦恼。况彼愚痴下劣之人。
    当知是人以大罪业而自庄严。于无量劫身堕地狱受大苦报。以恶眼视发菩提心人故得无眼报。以恶口谤发菩提心人故得无舌报。
    文殊师利。若有愚人谤微妙法。即是谤佛亦名谤僧。又作是说。此法是彼法非。如是说者亦名谤法。此法为菩萨说此法为声闻说。作是说者亦名谤法。此是菩萨学此非菩萨学。作是说者亦名谤法。复作是言。过去佛已灭。未来佛未至。现在佛无住。唯我获得陀罗尼法。作此说者亦名谤法。以谤法故言得陀罗尼者是不净法。于真法师毁谤所修。复谤法师虽有解慧不如说行。复谤法师行违于道。复谤法师身不持戒。复谤法师心无智慧。复谤法师意无明解。复谤法师言无辩了。复于如来所说文字心无信受。复作是言。此修多罗是此修多罗非。此偈经是此偈经非。此法可信此法不可信。见正说者妄作异论。于听正法者为作留碍。此是行此非行。此成就此非成就。此是时此非时。诸如此说皆名谤法。复次文殊师利。若声闻说法若菩萨说法。当知皆是如来威神护念力故。令诸菩萨等作如是说。文殊师利。如彼愚人于佛现在犹生诽谤。况我灭后受持我法诸法师等而不被谤。何以故。魔眷属故。当知是人堕于恶道。
    尔时文殊师利童子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如是愚人以近恶友现身起谤。如是世尊。以何因缘能免斯咎。佛告文殊师利。我于往昔七年之中。昼夜六时忏悔身口及与意业所作重罪。从是已后乃得清净。经十劫已获得法忍。文殊师利。当知此经是菩萨乘。未觉悟者能令觉悟。闻说此经若不信受。以此谤因堕于恶道。是诸菩萨明受我法。然后乃可为人宣说。如是受持能远恶趣。
    复次文殊师利。菩萨以恒河沙等诸佛刹土满中七宝。于恒河沙劫日日奉施恒河沙等诸佛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如是大乘方广微妙经典乃至一句一偈。读诵三遍所获功德。胜前布施所得功德。若有诵持此经典者。所获功德倍多于彼。
116楼 | 回复 | 举报 2021-12-02 11:43  楼主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拘留搜调牛聚落。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缘起法法说、义说。谛听!善思!当为汝说。”

“云何缘起法法说?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谓缘无明行,……乃至纯大苦聚集,是名缘起法法说。”

“云何义说?谓缘无明行者,彼云何无明?若不知前际、不知后际、不知前后际,不知于内、不知于外、不知内外,不知业、不知报、不知业报,不知佛、不知法、不知僧,不知苦、不知集、不知灭、不知道,不知因、不知因所起法,不知善不善、有罪无罪、习不习,若劣、若胜、染污、清净,分别缘起,皆悉不知;于六触入处,不如实觉知;于彼彼不知、不见、无无间等、痴闇、无明、大冥,是名无明。”

“缘无明行者,云何为行?行有三种,身行、口行、意行。”

“缘行识者,云何为识?谓六识身,眼识身、耳识身、鼻识身、舌识身、身识身、意识身。”

“缘识名色者,云何名?谓四无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云何色?谓四大、四大所造色,是名为色。此色及前所说名是为名色。”

“缘名色六入处者,云何为六入处?谓六内入处,眼入处、耳入处、鼻入处、舌入处、身入处、意入处。”

“缘六入处触者,云何为触?谓六触身,眼触身、耳触身、鼻触身、舌触身、身触身、意触身。”

“缘触受者,云何为受?谓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

“缘受爱者,彼云何为爱?谓三爱,欲爱、色爱、无色爱。”

“缘爱取者,云何为取?四取,欲取、见取、戒取、我取。”

“缘取有者,云何为有?三有,欲有、色有、无色有。”

“缘有生者,云何为生?若彼彼众生,彼彼身种类一生,超越和合出生,得阴、得界、得入处、得命根,是名为生。”

“缘生老死者,云何为老?若发白露顶,皮缓根熟,支弱背偻,垂头呻吟,短气前输,柱杖而行,身体黧黑,四体班驳,闇钝垂熟,造行艰难羸劣,是名为老。”

“云何为死?彼彼众生,彼彼种类没、迁移、身坏、寿尽、火离、命灭,舍阴时到,是名为死。此死及前说老。是名老死,是名缘起义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杂阿含经》释十二因缘
117楼 | 回复 | 举报 2021-12-02 21:30  楼主
《佛说回向轮经》

于阗三藏尸罗达摩于北庭龙兴寺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大摩尼金刚宝山峰中。与大菩萨众俱。

尔时世尊告金刚摩尼菩萨言。佛子!若有菩萨求大菩提。为欲救度一切有情。已受菩萨律仪戒。学已曾发起大菩提心。有大悲愍。常欲奉事一切如来。欲广积集诸大菩萨福德资粮。欲证佛智。欲以无碍等持总持诸解脱门神通游戏。欲令虚空成大库藏。欲令自手似如意宝作是奉施。唯愿一切诸佛世尊。已住十地诸大菩萨。持金刚者。当忆念我。弟子某甲已发菩提心未安住正道。今持身心。于一切时。以一切种奉施三世诸佛菩萨。愿大自在诸佛如来。已证大地一切菩萨。当摄受我。令我大福德智慧资粮。猛利精进广大心量。寂静调伏神通自在。波罗蜜多速得圆满。
  复作是言。唯大悲者当忆念我。弟子某甲堕在生死系以大缚。闭居牢狱离正道法。逼以强力烦恼怨敌。无怙无救无目无依。无将无导游行僻路。趣向生死背大涅槃。顺诸恶趣将堕险路。临仆恶道常遇恶友。离善知识迷于邪正。有利无利有义无义。远离诸善成就不善。常背贤圣诸佛菩萨。生老病死忧恼所迫。不得安隐无怖无畏。心常散乱阙修寂静调伏施戒及不放逸。远离等持总持二门十地法忍。不能安住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及平等性。不修无量慈悲喜舍。不具菩萨三聚戒蕴。远离无障无碍大智。不能安住于寂灭因善成立法。远离神通力无所畏。不住正念不能成就随行趣入无忘失法。匮诸功德。见取疑惑障于通达七等觉支。阙修如实八圣道支。无量百千苦恼所逼。而常炽然众苦逼迫。心常下劣忿恨散乱。常顺烦恼。唯愿一切诸佛菩萨。依大悲愍为我救护。为我归依为我导师。唯愿令我速得圆满大正觉路。大菩提道菩提资粮。又愿令我速得圆满如来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诸如来法。无碍辩才等持解脱陀罗尼门。功德神通波罗蜜多。又愿与我一切成就一切功德。
  复次为转广大供养应作是言。又愿一切诸佛世尊。已得大势诸菩萨众。当忆念我。弟子某甲。今于一切佛菩萨所转大恭敬。承事供养以身奉献。所有十方诸世界中大庄严具。所谓种种宝宫。诸宝庄严宝树宝山。宝座宝坛珍宝行列。宝盖宝幢宝饰璎珞。真珠罗网宝器宝聚积宝光焰。诸宝洲中大末尼宝。清净灯树宝铃和鸣。末尼光曜真金缨拂。垂覆连接妙金莲花。阎浮檀金以为其须。金树行列种种宝宫。宝云叆叇雨众宝渧。诸宝藏殿众妙末尼。闲错墙壁宝珠栏楯。大持明者可乐圆苑。屋宅宝宫殿堂树林皆可爱乐。以如是等无摄无受。回向一切诸佛菩萨。于赡部洲所有妙药长寿药类。诸末尼宝能与有情所求众药。自然成美殊胜饮食。并诸香树种种异类。旃檀妙树阿伽卢树。沉水赤檀大叶恒花。能醉香等诸树种类。可乐妙香无摄无受诸如意树。于大海中种种异类。诸末尼宝如意宝珠。及须弥山鸡娑啰山。香山摩尼耶山。尹地(二合)耶大山。曼陀罗山金刚山等。诸大山中种种宝峰。宝台宝石宝窟宝宫。宝饰宝片众宝阶道。诸末尼柱诸宝灯轮。诸琉璃等末尼种类。所有天上无主天宫。天诸名花悦意乐见。天诸乐具微风吹动。空宫行伍和鸣美声。天诸音乐不鼓自然出美妙声。天诸众鸟住空宫中。鸣妙音声并诸宝云出大美声。天诸末尼歌咏音乐。并诸妙香花树鬘树涂香烧香树。灯树幢树幡树宝树。此等一切无所摄受。奉施一切诸佛菩萨。所有一切佛眼所睹。诸佛刹中大供养云。花云香云鬘云烧香云。涂香云宝盖云宝幢云宝幡云。宝衣云宝聚云宝器云大末尼聚云。种种微妙大宝珠云。又以香油满大灯器。量等千界燃以灯炷。量百须弥。奉施一切诸佛世尊诸大菩萨。由是供养所生胜福。并将回向无上菩提。如过去佛所修诸善。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回向菩提。我亦如是持此功德。回向无上正等菩提。劝请诸佛。唯愿往赴菩提道场。降伏魔怨证大菩提转大法轮。欲灭度者为诸有情。劝请愿住满一大劫。随喜一切诸佛菩萨一切有情所修诸福。发露忏悔一切诸罪。犹如三世诸佛菩萨忏悔罪障。我亦如是愿罪销灭。奉施乃至忏悔已毕。即以净心忆念一切诸佛菩萨。对佛像前诵此密言满足八遍密言曰。

唵娑颇(二合)罗裟颇(二合)罗微摩那娑(去引)啰摩诃(引)若缚吽

诵密言已。即便随欲。成就天妙大供养云。一切佛所而得现前。若善男子或善女人。系念于佛或昼或夜。转诵如是大回向轮。此善男子或善女人。诸罪销灭一切烦恼渐得微薄。能获如前所说功德。若转一遍得百梵福。梦常见佛。命终之后得生净土。佛说是经已。诸菩萨众欢喜奉行。

《佛说回向轮经》
118楼 | 回复 | 举报 2021-12-03 08:16  楼主
中阿含业相应品盐喻经第一

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随人所作业则受其报。如是。不行梵行不得尽苦。若作是说。随人所作业则受其报。如是。修行梵行便得尽苦。所以者何。若使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地狱之报。云何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地狱之报。谓有一人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寿命甚短。是谓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地狱之报。犹如有人以一两盐投少水中。欲令水碱不可得饮。于意云何。此一两盐能令少水碱叵饮耶

答曰。如是。世尊

所以者何。盐多水少。是故能令碱不可饮。如是。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地狱之报。云何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地狱之报。谓有一人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寿命甚短。是谓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地狱之报

复次。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现法之报。云何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现法之报。谓有一人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寿命极长。是谓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现法之报。犹如有人以一两盐投恒水中。欲令水碱不可得饮。于意云何。此一两盐能令恒水碱叵饮耶

答曰。不也。世尊

所以者何。恒水甚多。一两盐少。是故不能令碱叵饮。如是。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现法之报。云何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现法之报。谓有一人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寿命极长。是谓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现法之报

复次。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地狱之报。云何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地狱之报。谓有一人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寿命甚短。是谓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地狱之报。犹如有人夺取他羊。云何有人夺取他羊。谓夺羊者。或王.王臣。极有威势。彼羊主者。贫贱无力。彼以无力故便种种承望。叉手求索而作是说。尊者。可见还羊。若见与直。是谓有人夺取他羊。如是。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地狱之报。云何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地狱之报。谓有一人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寿命甚短。是谓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地狱之报

复次。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现法之报。云何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现法之报。谓有一人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寿命极长。是谓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现法之报。犹如有人虽窃他羊。主还夺取。云何有人虽窃他羊。主还夺取。谓窃羊者贫贱无势。彼羊主者或王.王臣。极有威力。以有力故收缚窃者。还夺取羊。是谓有人虽窃他羊。主还夺取。如是。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现法之报。云何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现法之报。谓有一人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寿命极长。是谓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现法之报

复次。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地狱之报。云何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地狱之报。谓有一人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寿命甚短。是谓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地狱之报。犹如有人负他五钱。为主所缚。乃至一钱亦为主所缚。云何有人负他五钱。为主所缚。乃至一钱亦为主所缚。谓负债人贫无力势。彼贫无力故。负他五钱。为主所缚。乃至一钱亦为主所缚。是谓有人负他五钱。为主所缚。乃至一钱亦为主所缚。如是。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地狱之报。云何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地狱之报。谓有一人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寿命甚短。是谓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地狱之报

复次。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现法之报。云何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现法之报。谓有一人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寿命极长。是谓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现法之报。犹如有人虽负百钱。不为主所缚。乃至千万亦不为主所缚。云何有人虽负百钱。不为主所缚。乃至千万亦不为主所缚。谓负债人产业无量。极有势力。彼以是故。虽负百钱。不为主所缚。乃至千万亦不为主所缚。是谓有人虽负百钱。不为主所缚。乃至千万亦不为主所缚。如是。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现法之报。云何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现法之报。谓有一人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寿命极长。是谓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现法之报。彼于现法设受善恶业报而轻微也。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119楼 | 回复 | 举报 2021-12-03 14:19  楼主
  《佛说阿弥陀经》: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四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圣行品第七之四:
        善男子。是名菩萨得二十五三昧断二十五有。善男子。如是二十五三昧名诸三昧王。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入如是等诸三昧王。若欲吹坏须弥山王随意即能。欲知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心之所念亦悉能知。欲以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内于己身一毛孔中随意即能。亦令众生无迫迮想。若欲化作无量众生悉令充满三千大千世界中者亦能随意。欲分一身以为多身。复合多身以为一身。虽作如是心无所著。犹如莲花。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得入如是三昧王已。即得住于自在之地。菩萨得住是自在地得自在力。随欲生处即得往生。
    
      首楞严王能做到 “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对一对“大佛顶首楞严王”、“是菩萨住诸三昧,逆顺出入八背舍”、“如是二十五三昧名诸三昧王” 这几句,再分析一下这句“善男子。若有菩萨得住如是无所畏地。则不复畏贪恚愚痴生老病死。”就明白。


       楞严经卷一:尔时,世尊在大众中,舒金色臂,摩阿难顶,告示阿难及诸大众:“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汝今谛听!”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十二
六度相摄品第六十八(节选)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住般若波罗蜜取禅那波罗蜜?”
  佛言:“菩萨住般若波罗蜜除诸佛三昧,入余一切三昧若声闻三昧、若辟支佛三昧、若菩萨三昧皆行皆入。
  “是菩萨住诸三昧,逆顺出入八背舍。何等八?内有色相外观色,是初背舍;内无色相外观色,二背舍;净背舍身作证,三背舍;过一切色相,灭有对相,不念种种相故,入无量虚空处,四背舍;过一切虚空处,入无边识处,五背舍;过一切识处,入无所有处,六背舍;过一切无所有处,入非有想非无想处,七背舍;过一切非有想非无想处,入灭受想处,八背舍。于是八背舍,逆顺出入九次第定。何等九?离诸欲,离诸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初禅乃至过非有想非无想处,入灭受想定,是名九次第定逆顺出入。
..........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四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圣行品第七之四:
世尊。若是诸佛之所行者。则非声闻缘觉菩萨所能修行。善男子。是诸世尊安住于此大般涅槃。而作如是开示分别演说其义。以是义故。名曰圣行。声闻缘觉及诸菩萨如是闻已。则能奉行。故名圣行。善男子。是菩萨摩诃萨得是行已。则得住于无所畏地。善男子。若有菩萨得住如是无所畏地。则不复畏贪恚愚痴生老病死。亦复不畏恶道。地狱。畜生。饿鬼。善男子。恶有二种。一者阿修罗。二者人中。人中有三种恶。一者一阐提。二者诽谤方等经典。三者犯四重禁。善男子。住是地中诸菩萨等终不畏堕如是恶中。亦复不畏沙门婆罗门外道邪见天魔波旬。亦复不畏受二十五有。是故此地。名无所畏。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住无畏地。得二十五三昧坏二十五有。善男子。得无垢三昧能坏地狱有。得无退三昧能坏畜生有。得心乐三昧能坏饿鬼有。得欢喜三昧能坏阿修罗有。得日光三昧能断弗婆提有。得月光三昧能断瞿耶尼有。得热炎三昧能断郁单越有。得如幻三昧能断阎浮提有。得一切法不动三昧能断四天处有。得难伏三昧能断三十三天处有。得悦意三昧能断炎摩天有。得青色三昧能断兜率天有。得黄色三昧能断化乐天有。得赤色三昧能断他化自在天。有得白色三昧能断初禅有。得种种三昧能断大梵天有。得双三昧能断二禅有。得雷音三昧能断三禅有。得霔雨三昧能断四禅有。得如虚空三昧能断无想有。得照镜三昧能断净居阿那含有。得无碍三昧能断空处有。得常三昧能断识处有。得乐三昧能断不用处有。得我三昧能断非想非非想处有。

善男子。是名菩萨得二十五三昧断二十五有。善男子。如是二十五三昧名诸三昧王。
120楼 | 回复 | 举报 2021-12-03 23:15  楼主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二十四

五百大阿罗汉等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复次先作是说。为初修业者以果为门说缘起法。菩萨亦是初修业者。故果为门观缘起法。

菩萨虽复无量劫来修缘起观。而最后身创起此故名初修业。

复次菩萨往劫初修业时。以果为门观缘起法。今虽串习如本修时。以果为门观缘起法。如人于树虽数上之后。若上时还从根上。

复次欲现焚烧生死树故。如人烧树。先焚枝叶后及其根。菩萨亦尔。以果为门观缘起法。随所观处令永不生。胁尊者言。不以菩萨以果为门观缘起故便名钝根。然观行者总有二种一随爱行。二随见行。随爱行者。以果为门观缘起法。依无愿三摩地入正性离生。随见行者。以因为门观缘起法。依空三摩地入正性离生。唯除菩萨。菩萨虽是随爱行者以果为门观缘起法。而能依空三摩地。入正性离生。故有问言。颇有随爱行者。以果为门观缘起法。而依空三摩地入正性离生耶。答有如诸菩萨。
 «上一页   1   2   …   9   10   11   12   13   14   15   …   19   20   下一页»   共194条/20页 
热点推荐:

佛教征婚 佛教交友 佛教求职 佛教招聘 寺院活动 素食活动 禅修活动 放生活动 赠送结缘 助印倡印 功德福田 寺院大全 素食餐厅 佛具店 招商加盟 佛教用品 佛教展会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佛教商务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京ICP备2024041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