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191楼 | 回复 | 举报 2021-12-28 14:38  楼主
佛说铁城泥犁经

    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


佛在舍卫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诫诸沙门言。我以天眼视天下人。死生好丑尊者卑者人死得好道者得恶道者。人于世间身作恶口言恶心念恶。常好烹煞祠祀鬼神者。身死当入泥犁中。身常行善口常言善心常念善。死即上天。佛言。人如天雨泡。雨从上渧之。一泡坏者一泡成。人生世间生者死者如泡起顷。佛持天眼视天下人。死有上天者入泥犁者。贫者富者贵者贱者。人所为善恶。佛言。我皆知之。譬如瞑夜于城门两边各燃炬火。人有出者入者数千万人。从瞑中视皆见火中出入者。佛言。我持天眼视天下人。死有上天者入泥犁者。如人从瞑中视火中出入者。如上高楼上望下有数千家。中从上视皆见诸家。佛言。我见天下人。死有上天者入泥犁者。如人从高楼上视诸家。佛言。如人乘船行清水中。皆见水中鱼石所有。佛持天眼视天下人。死有上天者入泥犁者。如人视清水中鱼石。有明月珠持五彩缕贯之。人视珠皆见五彩。别知与珠相贯穿。佛言。我见天下人所从来善恶变化。如人视珠。佛言。我见天下人不孝父母。不事沙门道人不敬长老。不畏县官禁戒。不畏今世后世者。不惊不恐。如是曹人死即入泥犁。与阎罗王相见。即去善归恶。泥犁卒名曰旁。旁即将人前至阎罗所。泥犁旁言。此人于世间为人时不孝父母。不事沙门道人。不敬长老不布施。不畏今世后世。不畏县官。阎罗处此人过罪。阎罗即呼人前对阎罗言。汝为人时于世间不念父母养育推燥居湿乳哺长大。汝何以不孝父母。其人即对阎罗言。我实愚痴憍慢。阎罗言。处汝罪者。非父母非天非帝王。非沙门道人过。汝身所作当自得之。是第一问。第二问汝不见病困剧时羸劣甚极手足不任。其人言。我实见之。阎罗言。汝何以不自改为善耶。其人言。实愚痴憍慢。阎罗言。是过非天非父母非帝王。非沙门道人过。汝身所作当自得之。阎罗第三问。汝不见世间男子女人老时目无所见耳无所闻持杖而行。黑发更白不如年少时。其人言。我实见老人持杖而行。阎罗言。当此之时。何以不自改为善耶。其人言。实愚痴憍慢。阎罗言是过非父母非天非帝王。非沙门道人过。汝身所作当自得之。阎罗第四问言。汝于世间时不见男子女人死。一日二日至七日。身体腐烂形貌坏败。为虫蚁所食。为众人所恶。汝见是。何以不自改为善耶。其人言。我已见之。实愚痴憍慢。阎罗言。汝施行何以不端汝心端汝口端汝行。是过亦非父母非天非帝王。非沙门道人过。汝身所作当自得之。阎罗第五问。汝为人时于世间宁见长吏捕得劫人杀人贼人。反缚送狱掠治考问。或将出城于道中挌杀之。或有生辜挓者。宁见是不。其人言。我实见之。阎罗言。汝何以不布施作善。汝为人时。何以不正汝行正汝口正汝心耶。其人言。实愚痴憍慢。阎罗言。是过亦非父母非天非帝王。非沙门非道人过。汝身所作自当得之。对已毕。泥犁旁即牵持去。将诣一铁城。是第一泥犁阿鼻摩。泥犁城有四门周匝四千里。中有大釜长四十里。泥犁旁叉刺人而内之。如是无央数中皆有火。人遥见之皆恐怖战栗。如是入者数千万人泥犁旁而内其中。昼夜不得出门皆闭不开不得出。人在其中数千万岁。火亦不灭人亦不死。久久时遥见东门自开。人皆走欲出适到门门复闭。诸欲出人复于门中共斗诤欲得出。久久复遥见西门开。人皆走往门复闭。人复于门中共斗。久久复见南门开。人皆走往门复闭。人复于门中共斗。久久四门复开人得出。自以为得脱。复入第二鸠延泥犁中。人足着地者即燋。举足肉复生。有东走者西走者南走者北走者。周匝地大热。数千万岁乃竟。自以为得脱。复入第三弥离摩得泥犁中。其中有虫。虫名崛喙。嘴如铁黑头足。虫遥见人。皆迎来啄人肌骨皆尽。如是数千万岁乃竟。自以为得脱。复入第四刍罗多泥犁中。其中有山。石利如刀。人皆走上其巅。复有走下者皆欲求脱。不知当如向。足皆截剥。地石皆如利刀。如是复数千万岁乃竟。人自以为得脱。复入第五阿夷波多桓泥犁中。其中有热风。相逢避之不能得脱。其人欲求死。不能得死。求生不能得生。如是久久数千万岁乃得出。人自以为得脱。复入第六阿喻操波泥桓泥犁中。多树木皆有刺。树间有鬼。人入其中者。鬼头上出火口中出火。身为十六刺。遥见人来大怒。火皆见十六刺。皆贯人身体裂如食之。皆走欲得脱。走常触是鬼。如是数千万岁乃竟得出。人自以为得脱。复入第七槃蓰务泥犁中。其中有虫。虫名鹑。人入其中者。是虫飞来入人口中食人身体。人皆走极虫食不置。人皆四面走。欲求脱不能得脱。如是数千万岁乃竟得出。人自以为得脱。复入第八堕檀罗泥渝泥犁中。其中有流水人皆堕水中。水边有刺棘。水热过于世间汤镬。热沸涌跃人皆熟烂。走欲上岸边。有鬼持矛逆刺人腹内其中。不能得出入皆随水下流。复有鬼激如钩取。问之言。若从何所来。若为是问。其人言。我不知何所从来。亦不知当若去。我但饥渴欲逐饮食。鬼言。我与若食即取钩。钩其上下颔。口皆磔开。因取消铜注人口中皆燋烂。如是求死不能得死。求生不能得生。其人平生。于世间为人时作恶甚故。求解不得解。诸泥犁中人皆复得出自以为得脱。反入第七泥犁。鬼逆问汝去。何以复还入第五。复还入第四。从第四复还入第三。复还入第二。复还入第一阿鼻摩泥犁。未至人遥见铁城。皆欢喜大呼称万岁。阎罗闻之即问泥犁旁。是何等声。旁即言。是呼声者。是前过泥犁中者。阎罗言。是皆不孝父母不畏天不畏帝王。不承事沙门道人。不畏禁戒者。阎罗即复呼人前。对言。若非恐阎罗言。今汝解脱去。当复为人作子者。当孝顺事长年。当畏帝王禁戒。当承事沙门道人。端心端口端身。人生在世间时。罪过小且轻。死在地下泥犁大且重。得沙门道人。当承事其道。当得阿罗汉者。诸泥犁道皆为闭塞。一对皆毕。诸泥犁中人皆得出。在城外地皆复死。诸死者先世宿命。为人时作恶犹有小善。从泥犁还出。皆生善道。人从泥犁中出。各自政心政口政行。不复还入泥犁中。泥犁中亦不呼人。人更泥犁丑毒苦痛。各自思惟亦可为善。佛言。人死入泥犁者。侯王沙门道人乃得与阎罗相见耳。凡余人者但随群入。阎罗地狱王名也。
192楼 | 回复 | 举报 2022-01-10 21:21
大家好,我是元心,如果大家去看我在百家号、企鹅号、知乎正在连载的有关宇宙、佛教、道教、量子物理学方面的论文,你们就会明白宇宙的真相和佛教、道教究竟讲的是什么以及它们与量子物理学的关系,绝对颠覆你的想像,使你大开圆解,彻底领悟宇宙的终极真理。
193楼 | 回复 | 举报 2022-05-27 19:16  楼主
于时。菩萨复自思惟。何等无故老死无。何等灭故老死灭。即以智慧观察所由。生无故老死无。生灭故老死灭。有无故生无。有灭故生灭。取无故有无。取灭故有灭。爱无故取无。爱灭故取灭。受无故爱无。受灭故爱灭。触无故受无。触灭故受灭。六入无故触无。六入灭故触灭。名色无故六入无。名色灭故六入灭。识无故名色无。识灭故名色灭。行无故识无。行灭故识灭。痴无故行无。痴灭故行灭。是为痴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识灭故名色灭。名色灭故六入灭。六入灭故触灭。触灭故受灭。受灭故爱灭。爱灭故取灭。取灭故有灭。有灭故生灭。生灭故老.死.忧.悲.苦恼灭。菩萨思惟。苦阴灭时。生智.生眼.生觉.生明.生通.生慧.生证。尔时。菩萨逆顺观十二因缘。如实知。如实见已。即于座上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时颂曰

 此言众中说  汝等当善听
 过去菩萨观  本所未闻法
 老死从何缘  因何等而有
 如是正观已  知其本由生
 生本由何缘  因何事而有
 如是思惟已  知生从有起
 取彼取彼已  展转更增有
 是故如来说  取是有因缘
 如众秽恶聚  风吹恶流演
 如是取相因  因爱而广普
 爱由于受生  起苦罗网本
 以染着因缘  苦乐共相应
 受本由何缘  因何而有受
 以是思惟已  知受由触生
 触本由何缘  因何而有触
 如是思惟已  触由六入生
 六入本何缘  因何有六入
 如是思惟已  六入名色生
 名色本何缘  因何有名色
 如是思惟已  名色从识生
 识本由何缘  因何而有识
 如是思惟已  知识从行生
 行本由何缘  因何而有行
 如是思惟已  知行从痴生
 如是因缘者  名为实义因
 智慧方便观  能见因缘根
 苦非贤圣造  亦非无缘有
 是故变易苦  智者所断除
 若无明灭尽  是时则无行
 若无有行者  则亦无有识
 若识永灭者  亦无有名色
 名色既已灭  即无有诸入
 若诸入永灭  则亦无有触
 若触永灭者  则亦无有受
 若受永灭者  则亦无有爱
 若爱永灭者  则亦无有取
 若取永灭者  则亦无有有
 若有永灭者  则亦无有生
 若生永灭者  无老病苦阴
 一切都永尽  智者之所说
 十二缘甚深  难见难识知
 唯佛能善觉  因是有是无
 若能自观察  则无有诸入
 深见因缘者  更不外求师
 能于阴界入  离欲无染者
 堪受一切施  净报施者恩
 若得四辩才  获得决定证
 能解众结缚  断除无放逸
 色受想行识  犹如朽故车
 能谛观此法  则成等正觉
 如鸟游虚空  东西随风游
 菩萨断众结  如风靡轻衣
 毗婆尸闲静  观察于诸法
 老死何缘有  从何而得灭
 彼作是观已  生清净智慧
 知老死由生  生灭老死灭 

毗婆尸佛初成道时。多修二观。一曰安隐观。二曰出离观。佛于是颂曰

 如来无等等  多修于二观
 安隐及出离  仙人度彼岸
 其心得自在  断除众结使
 登山观四方  故号毗婆尸
 大智光除冥  如以镜自照
 为世除忧恼  尽生老死苦 

毗婆尸佛于闲静处复作是念。我今已得此无上法。甚深微妙。难解难见。息灭.清净。智者所知。非是凡愚所能及也。斯由众生异忍.异见.异受.异学。依彼异见。各乐所求。各务所习。是故于此甚深因缘。不能解了。然爱尽涅槃。倍复难知。我若为说。彼必不解。更生触扰。作是念已。即便默然不复说法

时。梵天王知毗婆尸如来所念。即自思惟。念此世间便为败坏。甚可哀愍。毗婆尸佛乃得知此深妙之法。而不欲说。譬如力士屈伸臂顷。从梵天宫忽然来下。立于佛前。头面礼足。却住一面。时。梵天王右膝着地。叉手合掌白佛言。唯愿世尊以时说法。今此众生尘垢微薄。诸根猛利。有恭敬心。易可开化。畏怖后世无救之罪。能灭恶法。出生善道

佛告梵王。如是。如是。如汝所言。但我于闲静处默自思念。所得正法甚深微妙。若为彼说。彼必不解。更生触扰。故我默然不欲说法。我从无数阿僧祇劫。勤苦不懈。修无上行。今始获此难得之法。若为淫.怒.痴众生说者。必不承用。徒自劳疲。此法微妙。与世相反。众生染欲。愚冥所覆。不能信解。梵王。我观如此。是以默然不欲说法

时。梵天王复重劝请。殷勤恳恻。至于再三。世尊。若不说法。今此世间便为坏败。甚可哀愍。唯愿世尊以时敷演。勿使众生坠落余趣。尔时。世尊三闻梵王殷勤劝请。即以佛眼观视世界。众生垢有厚薄。根有利钝。教有难易。易受教者畏后世罪。能灭恶法。出生善道。譬如优钵罗花.钵头摩华.鸠勿头华.分陀利华。或有始出污泥未至水者。或有已出与水平者。或有出水未敷开者。然皆不为水所染着。易可开敷。世界众生。亦复如是

尔时。世尊告梵王曰。吾愍汝等。今当开演甘露法门。是法深妙。难可解知。今为信受乐听者说。不为触扰无益者说

尔时。梵王知佛受请。欢喜踊跃。绕佛三匝。头面礼足。忽然不现。其去未久。是时如来静默自思。我今先当为谁说法。即自念言。当入槃头城内。先为王子提舍.大臣子骞茶开甘露法门。于是。世尊如力士屈伸臂顷。于道树忽然不现。至槃头城槃头王鹿野苑中。敷座而坐。佛于是颂曰

 如师子在林  自恣而游行
 彼佛亦如是  游行无挂碍 

毗婆尸佛告守苑人曰。汝可入城。语王子提舍.大臣子骞茶。宁欲知不。毗婆尸佛今在鹿野苑中。欲见卿等。宜知是时。时。彼守苑人受教而行。至彼二人所。具宣佛教。二人闻已。即至佛所。头面礼足。却坐一面。佛渐为说法。示教利喜。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欲恶不净。上漏为患。赞叹出离为最微妙清净第一。尔时。世尊见此二人心意柔软。欢喜信乐。堪受正法。于是即为说苦圣谛。敷演开解。分布宣释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出要谛

尔时。王子提舍.大臣子骞茶。即于座上远离尘垢。得法眼净。犹若素质易为受染。是时。地神即唱斯言。毗婆尸如来于槃头城鹿野苑中转无上法轮。沙门.婆罗门.诸天.魔.梵及余世人所不能转。如是展转。声彻四天王。乃至他化自在天。须臾之顷。声至梵天。佛时颂曰

 欢喜心踊跃  称赞于如来
 毗婆尸成佛  转无上法轮
 初从树王起  往诣槃头城
 为骞茶提舍  转四谛法轮
 时骞茶提舍  受佛教化已
 于净法轮中  梵行无有上
 彼忉利天众  及以天帝释
 欢喜转相告  诸天无不闻
 佛出于世间  转无上法轮
 增益诸天众  减损阿须伦
 升仙名普闻  善智离世边
 于诸法自在  智慧转法轮
 观众平等法  息心无垢秽
 以离生死扼  智慧转法轮
 苦灭离诸恶  出欲得自在
 离于恩爱狱  智慧转法轮
 正觉人中尊  二足尊调御
 一切缚得解  智慧转法轮
 教化善导师  能降伏魔怨
 彼离于诸恶  智慧转法轮
 无漏力降魔  诸根定不懈
 尽漏离魔缚  智慧转法轮
 若学决定法  知诸法无我
 此为法中上  智慧转法轮
 不以利养故  亦不求名誉
 愍彼众生故  智慧转法轮
 见众生苦厄  老病死逼迫
 为此三恶趣  智慧转法轮
 断贪嗔恚痴  拔爱之根原
 不动而解脱  智慧转法轮
 难胜我已胜  胜已自降伏
 已胜难胜魔  智慧转法轮
 此无上法轮  唯佛乃能转
 诸天魔释梵  无有能转者
 亲近转法轮  饶益天人众
 此等天人师  得度于彼岸 

是时。王子提舍.大臣子骞茶。见法得果。真实无欺。成就无畏。即白毗婆尸佛言。我等欲于如来法中净修梵行。佛言。善来。比丘。吾法清净自在。修行以尽苦际。尔时。二人即得具戒。具戒未久。如来又以三事示现。一曰神足。二曰观他心。三曰教诫。即得无漏.心解脱.生死无疑智

尔时。槃头城内众多人民。闻二人出家学道。法服持钵。净修梵行。皆相谓曰。其道必真。乃使此等舍世荣位。捐弃所重。时。城内八万四千人往诣鹿野苑中毗婆尸佛所。头面礼足。却坐一面。佛渐为说法。示教利喜。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欲恶不净。上漏为患。赞叹出离为最微妙清净第一。尔时。世尊见此大众心意柔软。欢喜信乐。堪受正法。于是即为说苦圣谛。敷演开解。分布宣释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出要谛

时。八万四千人即于座上远尘离垢。得法眼净。犹如素质易为受色。见法得果。真实无欺。成就无畏。即白佛言。我等欲于如来法中净修梵行。佛言。善来。比丘。吾法清净自在。修行以尽苦际。时。八万四千人即得具戒。具戒未久。世尊以三事教化。一曰神足。二曰观他心。三曰教诫。即得无漏.心解脱.生死无疑智现前。八万四千人闻佛于鹿野苑中。转无上法轮。沙门.婆罗门.诸天.魔.梵及余世人所不能转。即诣槃头城毗婆尸佛所。头面礼足。却坐一面。佛时颂曰

 如人救头燃  速疾求灭处
 彼人亦如是  速诣于如来 

时。佛为说法亦复如是。尔时。槃头城有十六万八千大比丘众。提舍比丘.骞茶比丘于大众中上升虚空。身出水火。现诸神变。而为大众说微妙法。尔时。如来默自念言。今此城内乃有十六万八千大比丘众。宜遣游行。各二人俱在在处处。至于六年。还来城内说具足戒

时。首陀会天知如来心。譬如力士屈伸臂顷。从彼天没。忽然至此。于世尊前。头面礼足。却住一面。须臾白佛言。如是。世尊。此槃头城内比丘众多。宜各分布。处处游行。至于六年。乃还此城。说具足戒。我当拥护。令无伺求得其便者。尔时。如来闻此天语。默然可之

时。首陀会天见佛默然许可。即礼佛足。忽然不现。还至天上。其去未久。佛告诸比丘。今此城内。比丘众多。宜各分布。游行教化。至六年已。还集说戒。时。诸比丘受佛教已。执持衣钵。礼佛而去。佛时颂曰

 佛悉无乱众  无欲无恋着
 威如金翅鸟  如鹤舍空池 

时。首陀会天于一年后告诸比丘。汝等游行已过一年。余有五年。汝等当知。讫六年已。还城说戒。如是至于六年。天复告言。六年已满。当还说戒。时。诸比丘闻天语已。摄持衣钵。还槃头城。至鹿野苑毗婆尸佛所。头面礼足。却坐一面。佛时颂曰

 如象善调  随意所之
 大众如是  随教而还 

尔时。如来于大众前上升虚空。结加趺坐。讲说戒经。忍辱为第一。佛说涅槃最。不以除须发害他为沙门。时。首陀会天去佛不远。以偈颂曰

 如来大智  微妙独尊
 止观具足  成最正觉
 愍群生故  在世成道
 以四真谛  为声闻说
 苦与苦因  灭苦之谛
 贤圣八道  到安隐处
 毗婆尸佛  出现于世
 在大众中  如日光曜 

说此偈已。忽然不现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自思念。昔一时于罗阅城耆阇崛山。时生是念。我所生处。无所不遍。唯除首陀会天。设生彼天。则不还此。我时。比丘。复生是念。我欲至无造天上。时。我如壮士屈伸臂顷。于此间没。现于彼天。时。彼诸天见我至彼。头面作礼。于一面立。而白我言。我等皆是毗婆尸如来弟子。从彼佛化。故来生此。具说彼佛因缘本末。又尸弃佛.毗沙婆佛.拘楼孙佛.拘那含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皆是我师。我从受化。故来生此。亦说诸佛因缘本末。至生阿迦尼吒诸天。亦复如是。佛时颂曰

 譬如力士  屈伸臂顷
 我以神足  至无造天
 第七大仙  降伏二魔
 无热无见  叉手敬礼
 如昼度树  释师远闻
 相好具足  到善见天
 犹如莲华  水所不着
 世尊无染  至大善见
 如日初出  净无尘翳
 明若秋月  诣一究竟
 此五居处  众生所净
 心净故来  诣无烦恼
 净心而来  为佛弟子
 舍离染取  乐于无取
 见法决定  毗婆尸子
 净心善来  诣大仙人
 尸弃佛子  无垢无为
 以净心来  诣离有尊
 毗沙婆子  诸根具足
 净心诣我  如日照空
 拘楼孙子  舍离诸欲
 净心诣我  妙光焰盛
 拘那含子  无垢无为
 净心诣我  光如月满
 迦叶弟子  诸根具足
 净心诣我  不乱大仙
 神足第一  以坚固心
 为佛弟子  净心而来
 为佛弟子  礼敬如来
 具启人尊  所生成道
 名姓种族  知见深法
 成无上道  比丘静处
 离于尘垢  精勤不懈
 断诸有结  此是诸佛
 本末因缘  释迦如来
 之所演说 

佛说此大因缘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194楼 | 回复 | 举报 2022-05-27 19:17  楼主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二

后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
(二)第一分游行经第二初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罗阅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是时。摩竭王阿阇世欲伐跋只。王自念言。彼虽勇健。人众豪强。以我取彼。未足为有。时。阿阇世王命婆罗门大臣禹舍。而告之曰。汝诣耆阇崛山。至世尊所。持我名字。礼世尊足。问讯世尊。起居轻利。游步强耶。又白世尊。跋只国人自恃勇健。民众豪强。不顺伏我。我欲伐之。不审世尊何所诫敕。若有教诫。汝善忆念。勿有遗漏。如所闻说。如来所言。终不虚妄

大臣禹舍受王教已。即乘宝车诣耆阇崛山。到所止处。下车步进。至世尊所。问讯毕。一面坐。白世尊曰。摩竭王阿阇世稽首佛足。敬问殷勤。起居轻利。游步强耶。又白世尊。跋只国人自恃勇健。民众豪强。不顺伏我。我欲伐之。不审世尊何所诫敕

尔时。阿难在世尊后执扇扇佛。佛告阿难。汝闻跋只国人数相集会。讲议正事不

答曰。闻之

佛告阿难。若能尔者。长幼和顺。转更增盛。其国久安。无能侵损。阿难。汝闻跋只国人君臣和顺。上下相敬不

答曰。闻之

阿难。若能尔者。长幼和顺。转更增盛。其国久安。无能侵损。阿难。汝闻跋只国人奉法晓忌。不违礼度不

答曰。闻之

阿难。若能尔者。长幼和顺。转更增盛。其国久安。无能侵损。阿难。汝闻跋只国人孝事父母。敬顺师长不

答曰。闻之

阿难。若能尔者。长幼和顺。转更增上。其国久安。无能侵损。阿难。汝闻跋只国人恭于宗庙。致敬鬼神不

答曰。闻之

阿难。若能尔者。长幼和顺。转更增上。其国久安。无能侵损。阿难。汝闻跋只国人闺门真正洁净无秽。至於戏笑。言不及邪不

答曰。闻之

阿难。若能尔者。长幼和顺。转更增盛。其国久安。无能侵损。阿难。汝闻跋只国人宗事沙门。敬持戒者。瞻视护养。未尝懈惓不。答曰。闻之

阿难。若能尔者。长幼和顺。转更增盛。其国久安。无能侵损

时。大臣禹舍白佛言。彼国人民。若行一法。犹不可图。况复具七。国事多故。今请辞还归

佛言。可。宜知是时。时。禹舍即从座起。绕佛三匝。揖让而退。其去未久。佛告阿难。汝敕罗阅只左右诸比丘尽集讲堂

对曰。唯然。即诣罗阅只城。集诸比丘。尽会讲堂。白世尊曰。诸比丘已集。唯圣知时

尔时。世尊即从座起。诣法讲堂。就座而坐。告诸比丘。我当为汝说七不退法。谛听。谛听。善思念之

时。诸比丘白佛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佛告诸比丘。七不退法者。一曰数相集会。讲论正义。则长幼和顺。法不可坏。二曰上下和同。敬顺无违。则长幼和顺。法不可坏。三曰奉法晓忌。不违制度。则长幼和顺。法不可坏。四曰若有比丘力能护众。多诸知识。宜敬事之。则长幼和顺。法不可坏。五曰念护心意。孝敬为首。则长幼和顺。法不可坏。六曰净修梵行。不随欲态。则长幼和顺。法不可坏。七曰先人后己。不贪名利。则长幼和顺。法不可坏

佛告比丘。复有七法。令法增长。无有损耗。一者乐于少事。不好多为。则法增长。无有损耗。二者乐于静默。不好多言。三者少于睡眠。无有昏昧。四者不为群党。言无益事。五者不以无德而自称誉。六者不与恶人而为伴党。七者乐于山林闲静独处。如是比丘。则法增长。无有损耗

佛告比丘。复有七法。令法增长。无有损耗。何谓为七。一者有信。信于如来.至真.正觉。十号具足。二者知惭。耻于己阙。三者知愧。羞为恶行。四者多闻。其所受持。上中下善。义味深奥。清净无秽。梵行具足。五者精勤苦行。灭恶修善。勤习不舍。六者昔所学习。忆念不忘。七者修习智慧。知生灭法。趣贤圣要。尽诸苦本。如是七法。则法增长。无有损耗

佛告比丘。复于七法。令法增长。无有损耗。何谓为七。一者敬佛。二者敬法。三者敬僧。四者敬戒。五者敬定。六者敬顺父母。七者敬不放逸。如是七法。则法增长。无有损耗

佛告比丘。复有七法。则法增长。无有损耗。何谓为七法。一者观身不净。二者观食不净。三者不乐世间。四者常念死想。五者起无常想。六者无常苦想。七者苦无我想。如是七法。则法增长。无有损耗

佛告比丘。复有七法。则法增长。无有损耗。何谓为七。一者修念觉意。闲静无欲。出要无为。二者修法觉意。三者修精进觉意。四者修喜觉意。五者修猗觉意。六者修定觉意。七者修护觉意。如是七法。则法增长。无有损耗

佛告比丘。有六不退法。令法增长。无有损耗。何谓为六。一者身常行慈。不害众生。二者口宣仁慈。不演恶言。三者意念慈心。不怀坏损。四者得净利养。与众共之。平等无二。五者持贤圣戒。无有阙漏。亦无垢秽。必定不动。六者见贤圣道。以尽苦际。如是六法。则法增长。无有损耗

佛告比丘。复有六不退法。令法增长。无有损耗。一者念佛。二者念法。三者念僧。四者念戒。五者念施。六者念天。修此六念。则法增长。无有损耗

尔时。世尊于罗阅只随宜住已。告阿难言。汝等皆严。吾欲诣竹园

对曰。唯然。即严衣钵。与诸大众侍从世尊。路由摩竭。次到竹园。往堂上坐。与诸比丘说戒.定.慧。修戒获定。得大果报。修定获智。得大果报。修智心净。得等解脱。尽于三漏。欲漏.有漏.无明漏。已得解脱生解脱智。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

尔时。世尊于竹园随宜住已。告阿难曰。汝等皆严。当诣巴陵弗城

对曰。唯然。即严衣钵。与诸大众侍从世尊。路由摩竭。次到巴陵弗城。巴陵树下坐

时。诸清信士闻佛与诸大众远来至此巴陵树下。即共出城。遥见世尊在巴陵树下。容貌端正。诸根寂定。善调第一。譬犹大龙。以水清澄。无有尘垢。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其身。见已欢喜。渐到佛所。头面礼足。却坐一面

尔时。世尊渐为说法。示教利喜。诸清信士闻佛说法。即白佛言。我欲归依佛.法.圣众。唯愿世尊哀愍。听许为优婆塞。自今已后。不杀.不盗.不淫.不欺.不饮酒。奉戒不忘。明欲设供。唯愿世尊与诸大众垂愍屈顾

尔时。世尊默然许可。诸清信士见佛默然。即从座起。绕佛三匝。作礼而归。寻为如来起大堂舍。平治处所。扫洒烧香。严敷宝座。供设既办。往白世尊。所设已具。唯圣知时

于是。世尊即从座起。着衣持钵。与大众俱诣彼讲堂。澡手洗足。处中而坐。时。诸比丘在左面坐。诸清信士在右面坐

尔时。世尊告诸清信士曰。凡人犯戒。有五衰耗。何谓为五。一者求财。所愿不遂。二者设有所得。日当衰耗。三者在所至处。众所不敬。四者丑名恶声。流闻天下。五者身坏命终。当入地狱

又告诸清信士。凡人持戒。有五功德。何谓为五。一者诸有所求。辄得如愿。二者所有财产。增益无损。三者所往之处。众人敬爱。四者好名善誉。周闻天下。五者身坏命终。必生天上

时。夜已半。告诸信士。宜各还归。诸清信士即承佛教。绕佛三匝。礼足而归

尔时。世尊于后夜明相出时。至闲静处。天眼清彻。见诸大天神各封宅地。中神.下神亦封宅地。是时。世尊即还讲堂。就座而坐。世尊知时故问阿难。谁造此巴陵弗城

阿难白佛。此是禹舍大臣所造。以防御跋只

佛告阿难。造此城者。正得天意。吾于后夜明相出时。至闲静处。以天眼见诸大神天各封宅地。中.下诸神亦封宅地。阿难。当知诸大神天所封宅地。有人居者。安乐炽盛。中神所封。中人所居。下神所封。下人所居。功德多少。各随所止。阿难。此处贤人所居。商贾所集。国法真实。无有欺罔。此城最胜。诸方所推。不可破坏。此城久后若欲坏时。必以三事。一者大水。二者大火。三者中人与外人谋。乃坏此城

时。巴陵弗诸清信士通夜供办。时到白佛。食具已办。唯圣知时

时。清信士即便施设。手自斟酌。食讫行水。别取小敷在佛前坐

尔时。世尊即示之曰。今汝此处贤智所居。多持戒者。净修梵行。善神欢喜。即为咒愿。可敬知敬。可事知事。博施兼爱。有慈愍心。诸天所称。常与善俱。不与恶会
 «上一页   1   2   …   12   13   14   15   16   17   18   …   19   20   下一页»   共194条/20页 
热点推荐:

佛教征婚 佛教交友 佛教求职 佛教招聘 寺院活动 素食活动 禅修活动 放生活动 赠送结缘 助印倡印 功德福田 寺院大全 素食餐厅 佛具店 招商加盟 佛教用品 佛教展会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佛教商务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京ICP备2024041350号